朱雀桥遍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描写了哪里的名胜

问题描述:

朱雀桥遍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描写了哪里的名胜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刘禹锡(772-842),匈奴族后裔,先天有些桀骜不驯的脾气.七世祖刘亮鬼使神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才不得已改成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就是出生在嘉兴.国事家事的一路变故,无形中也是促使他早熟的一个原因吧.
当时,浙江一带人才很多,刘禹锡童年时常到吴兴陪侍诗僧皎然、灵澈吟诗,得到他们的关门指点,学问突飞猛进;自然,对山水佛道也有了与众不同的亲近.
可是,官场上的刘禹锡很不走运,也是典型的“高分低能”.当年他和“同学”柳宗元等人协助王叔文改革弊政,只不过进行了半年,就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失败后,他被贬谪远郡.
2.带些刺儿的诗.
刘禹锡本来就天生一股不服气的倔毛驴劲儿,在唐代群星灿烂的众诗人中也是一个特别有性格的人.如果我们在读他的精美诗句时,能够心细些的话,那就会发现:即使是再寻常些的诗句,也往往话里带些刺儿.这些刺儿,自然让别人不好受;而他自己也没有捞到多少便宜.
一个春日的黄昏,他路过朱雀桥、乌衣巷, 看到了这桥、这巷,看到了桥边、巷里的林林种种,激起沧海桑田、人世沉浮的感叹,于是低声吟道: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意思是说,朱雀桥边长满丛丛小草野花,凄婉的如血夕阳斜照在乌衣巷口,还有昔日飞进王导和谢安他们家豪华的厅堂上的燕子,现在已经温馨地飞进了普通百姓的家了呢.
刘禹锡描写几百年前显赫一时的王、谢两大家族的烟消云散,其实也是提醒当时那些炙手可热的文武百官,不要得意忘形得太早吧:历史无情呀,何必那么不可一世呢!是啊,当年疯狂地弹劾刘禹锡的那些官僚,现在不是都像枯叶一样凋落了吗?然而,一千多年来,刘禹锡的诗却永远滋润着后世人们的审美快感.“朱雀桥、乌衣巷”这两个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历史文化记忆中.
3.身遭贬而心振作.
刘禹锡最初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这里正好是谪贬之祖屈原流放的地方,刘禹锡与屈原心灵晤对了十年.所以,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伤情感叹之中;相反,还算是性格外向,比较能看得开,对这里和中原文化有着明显不同的风俗民情很感兴趣,并认真地学习这里的民歌风格,创作了许多《竹枝词》一类别具风格的朗朗上口的好诗好词.
当然,悲秋从来就是诗人的职业病.秋天来了,诗人能吟唱什么样的诗呢?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
他老夫子反倒认为天高气爽的秋天,使人心胸开阔,充满激情,更有诗意.其意在劝告真正的志士贤人,在社会之秋不应悲观消沉;要像排云直上的白鹤那样,即便形单影只,也要振作精神,去追求崇高的理想.
4.一路贬来一路倔.
也许是老天爷开眼吧,元和九年十二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贬臣一起奉召回京.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又可以摔开膀子大一干一场了!可是次年三月,他又口无遮拦,吟了一首惹祸的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元和十一(一字衍)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意思是说:如今满朝新贵,都像盛开的桃花一样红火,只不过都是在我刘郎被赶出长安以后,才有机会慢慢爬上来的呢.
结果他又触怒新贵再度遭贬,一贬又是十四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呀!有谁“消费”得起!终于有一天(他五十七岁)再回长安时,还是不长记性,老夫聊发少年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再游玄都观》)
仿佛在说,满朝新贵,不是曾经像盛开的桃花一样鲜艳吗?如今怎么又都默无声息了呢?可是,我这个当年被你们赶走的刘郎,今天可又回到这里了啊.表现了屡遭打击而始终不屈的意志.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pass..
下一页:复合函数求值域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