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太宗自即位之始······)翻译

问题描述:

贞观政要(太宗自即位之始······)翻译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译文】
(贞观十九年)太宗刚即位那几年,国家接连发生旱灾、霜灾,粮食的价格很高,再加上突厥的进犯骚扰,州县更加不得安宁.太宗忧心百姓,精心治理国政,提倡节俭,大力广布恩德.当时,从京城到河东、河南、陇右一带地区,饥荒更为严重,甚至到了要一匹好丝才能够买上一斗米的境地.百姓虽然四处奔走寻找食物,但没有一个人埋怨,无不安分守己.到了贞观三年,关中一带大丰收,百姓一个个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竟然没有一个人逃散.太宗皇帝获得人心竟到了这种程度,加上太宗善于听取意见,喜欢儒家之说,真心诚意寻求有才能的人,任用选拔贤能的官吏,废除旧制度的弊端,建立了许多好的制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使国家秩序井然.当初,太宗的兄弟加害于他,一同参与的达到一千多人.祸乱被平息之后,太宗仍然任用这些人在他周围做官,大家都心地坦荡,从不互相猜疑.当时大家对此议论纷纷,都认为太宗能正确处理重大的事情,很符合一个帝王的身份.太宗痛恨贪官污吏,有徇私舞弊、接受贿赂行为的,没有一个得以赦免逃脱.在京城以外贪赃枉法的官员,太宗都会派遣专人,调查情况,根据他所犯的罪行进行严厉惩处.因此,贞观年间的官员大多清正廉洁,谨慎行事.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豪富商贾,都慑于皇帝的威严,一个个不敢作奸犯科,因此欺凌侵占百姓利益的事情销声匿迹.出门旅游或做生意的人,也不会碰上小偷强盗,国家的牢房常常是空的,野外放牧的牛马不用看管,夜晚家家户户的门也不用上锁.又加上年年丰收,一斗米才卖三四文钱.外出无论是从京城到岭南岭西,还是从山东到沧海,都用不着准备粮食,在路途中就可以轻易获得.在泰山周围的乡村赶路,行人经过这里,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出发时还有东西赠送,这些事情都是亘古未有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