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吕氏春秋译文只要有审己,先己就行.

问题描述:

急求吕氏春秋译文
只要有审己,先己就行.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2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书中还提出了“法天地”、“传言必察”、等思想,和适情节欲、运动达郁的健身之道,有着唯物主义因素.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很多的旧说传闻,在理论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也有一些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应该加以分辨.司马迁在《史记》里将《吕览》与《周易》、《春秋》、《离骚》等并列,表示了他对《吕氏春秋》的重视.东汉的高诱还为其作注注释,认为此书“大出诸子之右”,即超过了诸子的成就.《汉书·艺文志》则将该书列入杂家,所以以儒家学者不再重视.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下宾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的.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在他执政为相期间,秦国出兵灭东周,攻取韩、赵、卫三国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统一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秦始皇亲理政务后,将他免职,并迁去蜀,后忧惧饮鸩而亡.吕不韦为相期间,门下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他命门客“人人著所闻”,著书立说,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寻找理论根据,这些著作最终汇编成了《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成书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6卷,160篇,20万言.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组织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并非没有理论,内容上也并非没有体系.正如该书《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吕氏春秋·序意》)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本书是在“法天地”的基础上来编辑的,而十二纪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它认为,这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所以,《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例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这种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它说:“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谨听》):“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执一》)
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的一统天下,但并没有强调专制问题,《吕氏春秋》却有了“执一”、“抟”这样的观念.”执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对墨子提倡的“节葬”观念是赞同的,所以,它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备.(《节丧》)但是,墨子是主张“非攻”的,即反对战争的.《吕氏春秋》便对此进行了批驳:“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务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振乱》)《吕氏春秋》主张兴“义兵”,“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怀宠》)《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
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呢?它说:“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由这里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的影响.《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下贤》)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运动.“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鳞未尝息也.”(《观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长见》)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它还用两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救剑若此,不亦惑乎!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氵雍水.氵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这两则寓言都见于《察今》.前一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是讽刺那种泥古不知变的人,这也是生动地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又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在过去,《吕氏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东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右”.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椭圆简单性质
下一页:求解这个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