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作品读后感2000字

问题描述: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2000字
一定要2000字 以上 最好是议论文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我读《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昨天上午一树问我有没读过《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乍看这题目,我感觉充满了孤独.我问:“会不会很伤感呢?”我不想读太伤感的书,让人无故伤悲,一时半会儿走不出来.
“疗伤的好办法就是面对更加(更大的)苦难.”她突然蹦出这段有点莫名的文字,我不知道她是回答我,还是诠释《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接着又说:“还好,不会太悲伤,结局很唯美.” 随即发来网址,让我先收藏,得空看看.
昨天看了两章,今天接着看完.
越往后看越压抑,文字本身很平静,压抑的是我的心.心,开始变得孤独,寂寞,如我初时的感觉.
平和的文字是乎找不到愤怒,找不到悲凉,甚至也没有情感.却在无声的揭露,抨击世间的丑陋.
一个个近似冷血的小人物鱼贯入场,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喜乐的权力,是乎连哀怒也不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孩子没有了童真,过早地背负了成人世界的无奈.
快接近尾声,我的心愈加的沉闷,抑郁.文字里找不到渲染,找不到怂恿.却让我悲愤的心情氤氲开来.
我突然蠕哭以来,发出低泣,哽咽着.我为什么哭泣?为书中所有的人物?
也许只是释放一种情绪吧.
“我叹息了一声,听着云领的脚步声,看着月光裹挟着的这个经历了生活之痛的小小身影,蓦然想起蒋百嫂家那个轰鸣着的冰柜,想起蒋三生,我突然觉得自己所经历的生活变故是那么那么的轻,轻得就像月亮旁丝丝缕缕的浮云.”
我突然理解了那句莫名的文字:“疗伤的好办法就是面对更加苦难.”
书中的我,本来就是去疗伤的,去疗丧夫之痛伤的.
我理解了作者.
这一个个的悲剧源于贫穷,源于愚昧,源于人世间的不公正.
俗语说:话说三遍淡如水.这已经不知是第几次在博客中提起迟子建.但,如果不再提及,就会感觉有件事还没有完成一般.几乎所有的人,大概从小学起,都会被语文老师安排同样的作业,就是写读后感或观后感.比如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的感想,比如看一场电影或参观一个地方之后的感想,如果深刻一点的,老师也会安排写《记一次春游》或《记一次运动会》,总之,被如此教化的一代的我们,总是会在做完一件事后,留下些对他的感想,久而久之,如果真的没有感想那便是不对的了.
  
  读完这本书有点久了,但对它的感想似乎还没有认真梳理过,所以,借着这个阴雨连天的午后,一杯茶,一个人,一台电脑,一点感受.
  
  《迟子建散文》是前不久爸爸推荐给我的.
  
  以前上学时曾经听说过她,就连扉页的照片也似曾相识一般,感觉无比亲切.迟的蜕变几乎有点传奇,十分像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但又不完全是,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具备了白天鹅所有素质的丑小鸭.当有一天,她借着东风飞起来的时候,没有人怀疑她的能力.
  
  她是在比我少女时生活的北方小城还要北、还要小的地方走出来的一位优秀作家,她生活的地方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北极村.对于北极村的了解,大多原于最初的想像,就像没见过海的人对大海的想像,没见过玉龙雪山而对雪山的想像那样,我没有去过北极村,但那里的一切,似乎还好好的保存在儿时最初的记忆中.
  
  那里应该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处在冰雪期的,那里的冬天应该有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那里的夏天应该有连绵不断的苍翠的原始森林,那里就是中国北陲的一个小村庄,寂寞而遥远.小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靠种地、猎鱼和伐木生活,家家有院,户户相连.清晨,开始劳作,饭口时,又见炊烟.小村的人民就过着这种平静而满足的生活.迟就是在这个村子里度完自己的童年和少女时光.
  
  八十年代初期,迟考取了大兴安岭师范学校,从北极村中走了出来.在大兴安岭地区,师范院校位于首府.所以,她的家庭应该是北极村里极让人羡慕的.那个学校就在离我家不太远的地方,那所学校若干年之后成为我最好的朋友宁的母校,所以,对于迟子建,我有隔外的亲切和钦佩.她师范毕业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后一直在黑龙江作协工作,至今以为黑龙江作协的副会长.
  
  所以,前文中之所以称她为传奇,就是因为她后来的成就.她不但读了研究生,进入黑龙江作协,而且长居哈尔滨,因工作无数次出访他国,成为推动黑土地文化交流的工作者.迟先后出版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并多次获奖.作品无法一一细数,但她的倾心之作《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了茅盾(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茅盾)文学奖,这是她奉献给生活在北方的那群游猎民族最好的礼物.也是第一部反应额尔古纳河原住民生活习性和民族文化的小说.
  
  我始终认为,一个心怀故乡,脚踏黑土,望眼亲情的人,无论有怎么样的文学造诣,她所写出来的文字都是饱满的,她所歌唱的都是动听的,她所抒发的都是最自然、最亲切、最朴实无华的.读迟的散文,从她的文字中,体会更多的是一种北方人那种质朴的感情,对于黑土的热爱,对于苍茫雪原的落日,对于远山近水的呼唤,对于风土人情的理解,对于生活之中的平淡与真善,都是那么的接近于真实.我喜欢这种文字,没有矫情,没有暧昧,一切都娓娓动听.
  
  散文中,无论是对异国风情的描写,还是对故乡山水的怀念,对奇异风情、异国文化,对远山,对河流,对日落,和故乡窗前的河岸,对逝去的旧时光,都是饱蘸着那一点无华的女人的风情去感怀一切.书中,无论是对自己内心的刨析还是对身边事物的看法,迟都能以安祥的态度处之,我想,这和她从小生活的北极村有极大的关系,那里的山水养育了这样的一个平静而安祥的人.
  
  之所以这样喜爱她,或许是因为自己的私心.我是那么渴求她把我带回到那一片北国的风情之中.或独行在昏黄的街灯下,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抬起双手,留一片晶莹在心间,回到少女时的心境,虽然漫冬寒冷,但内心充满了希望与热情.或某个夏天,没有知了的北方盛夏,与好友欢并肩而行,说着天马行空的话,恋恋不舍的分手各自回家.这些小细节就像此时无处不在的雨水一样,浸湿了我,浸湿了我的世界.
  
  写完上面的话,我依然是一个好学生.我按照语文教师的要求,对读完《迟子建散文》而留下了一篇读后感.这样的阅读才是圆满的.以后,依然寻着此时的心境,对那些给予我方向、照亮我心田的文章及一切,留下,我的读后感.
  
给您找了两个,希望您能满意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减术分裂
下一页:语文学习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