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写的时候是什么背景?

问题描述: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写的时候是什么背景?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的破坏.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正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是临阵脱逃,垂头丧气,悲观失望,彷徨苦闷,还是正视现实,挺起胸膛,振奋民族精神?这是摆在每一个有爱国心的正直的人面前的严峻问题,必须作出抉择,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那些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怯弱的人,脆弱的人和奴颜婢膝的人,有的离开,有的退隐,或化敌为友,为虎作伥,或畏惧斗争,循迹而去.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则在黑暗中徘徊,苦于看不到光明,精神不振.
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严重的历史关头,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河北乐亭大黑坨村人.字守常,笔名孤松、猎夫.1907年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在校期间受同盟会会员影响,参加进步活动.1912年冬加入中国社会党,任天津支部干事,撰写文章,揭露军阀窃权卖国罪行.1913年冬去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留学生反袁斗争和反对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先后写《国情》、《警告全国父老书》等文,为反对袁世凯称帝的先声.1916年5月,为推动反袁斗争,弃学回国,在上海、北京创办刊物,发表文章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封建文化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受到极大鼓舞和启发,逐渐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1918年1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学教授,并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传播新文化.1918年7月~1919年1月,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成为中国接受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1918年底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1919年,积极领导五四运动.7月,发起成立少年中国学会,创办《少年中国月刊》.8月,与胡适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其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年3月,在北京会见共产国际代表G.N.维辛斯基对筹备中国共产党取得一致意见.同月,他发起和组织北京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和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工作,兼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方区分部主任.先后发动开滦五矿大罢工、京绥铁路工人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总同盟罢工.在党的三大、四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22年8月受党的委托在上海与孙中山会见,讨论国共合作,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9月,经孙中山主盟,加入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参与审定大会宣言和国民党章程草案,并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4月,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成立,任组织部长.5月,遭北洋政府通缉,避居昌黎五峰山.6月,任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年底,任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领导冀、鲁、豫、晋、陕、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的革命斗争;发动北方地区五卅、三一八等群众运动.1924~1925年,李大钊相继与国民军第一军、第二军司令会谈,使他们接受苏联援助,从军事上策应了南方国民革命军的北伐.1926年初多次发表演说,反对日本侵略.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8日就义.著作编为《李大钊选集》、《李大钊文集》、《李大钊遗文补编》、《李大钊诗文选集》出版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dc2inr3qec3r2
下一页:这样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