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S OF INNOVATION怎么样

问题描述:

PATHS OF INNOVATION怎么样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现在看书的速度终于正常一点儿了,只用两天的时间就能看完一本英文书对上研以后的我来说简直不可思议,虽然它是一本仅仅180页的小书,并且单词都十分之简单,句式也不难理解.读研以后看书速度明显下降,特别是上学期和暑假是我上大学以来最颓废的一段时间,看书既慢且少.开学以来看书逐渐增多,希望自己重新从此走上学术之路.这学期旁听路风老师的课——创新管理与经济发展,老师要求每周看很多英文材料,这周和下周需要阅读的是一本完整的著作,叫《创新之路——20世纪美国的技术变迁》(《Paths of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20th-Century America》),一本很好的介绍美国20世纪技术进步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著作,本书通过介绍三个领域(内燃机、化学产品、电力和电子革命)来反映20世纪美国在技术变迁方面的路径及其变化. Alfred North Whitehead曾指出,19世纪最大的发明是发明方法的发明,他还特别强调科学思想与最终产品之间的鸿沟应该填平,从而突出了实现科学研究产品化的重要性.美国之所以在科技领域从19世纪的追赶地位发展为20世纪,特别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领先地位,与其能够通过科技研发的方式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转化为最终产品有着密切关系,也就是说,重要的不是有什么科学突破,而是能否将其转化为最终产品.20世纪的技术状况表现出两大特点,即发明过程的制度化和系统化,和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长期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技术创新商品化之前需要完成一个中间步骤,也就是通过工程部门和研发部门对初始技术创新进行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使其具备大批量生产的技术、成本可行性.这种体现在组织和过程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有助于顺利实现技术创新向最终产品的转化.美国的例子证明了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和正确性,同时,美国的例子也显示出技术进步以及向最终产品转化的动力所在,美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产生了对改善生活的需求,由此产生了对新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刺激了对技术的进步及其向最终产品的转化.可以看到,美国的例子是非常独特的,它不仅具有许多特有的天然优势,还建立了具有独特优势的制度和建构,作者将通过三个例子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并概括出美国技术进步的过程及其特征. 正如本书所指出的,没有哪个部门能够独立解释美国20世纪的技术创新过程,因此需要研究各个领域的进步并找出其中的共性和规律.回顾技术变革的历史可以知道,美国在很多领域并非技术创新的初始国,而欧洲国家,特别是德国、英国和法国,则是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更强大的实力.德国等国一般最先研究出一种新产品,并将其投入使用,美国则处于学习和模仿的地位.但美国并没有将自己局限在这个地位上,它实行的一些措施有意无意的促进了美国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美国的反托拉斯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于限制企业垄断市场的考虑,美国司法部对表现出垄断倾向或者具有垄断行为的企业进行惩罚,而这些企业原本通过建立企业间的横向联系以提高市场控制力,面对司法部的制裁,他们采取了建立企业内部研究实验室的方式实现技术创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扩大市场占有率.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刺激了美国的技术创新,而企业的逐利倾向又使得这些研究的目标集中于向最终产品的转化上,而美国专利保护法律的不断完善又为这个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这种知识产品保护的法律一方面促进了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又有助于技术的扩散.在这些因素的刺激下,这些实验室在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技术含量的增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而使得美国逐渐赶上并超过了欧洲国家.同时,美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也为这些产品的销售以及企业的扩大创造了动力,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技术进步和实际应用.20世纪40年代之后,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本企业主导的技术研究向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体系转化,国防部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加大了这些技术的研发支出,并为这些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小规模的新企业不断进入这个领域,加速了这些技术向产品的转化.另外,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也为技术创新及其产品转化提供了强大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构成了密切合作的创新体系.在解释影响经济增长的“剩余”理论中,学者们在分析各个独立因素的作用时,常常发现仅仅是减少剩余的范围,但却无法消除,或许这种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作为解释这一剩余的重要变量. 内燃机是作者首先探讨的领域,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运输工具及其他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上,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汽车和飞机.内燃机的例子典型的反映了上文提到的美国技术变迁模式,与许多技术一样,内燃机并非美国首先发明,但通过汽车生产技术的变革(福特的生产线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加上丰富的石油资源为内燃机的使用提供了便宜的能源储备,从而使内燃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最终成为运输工具的主导动力设备.当然,汽车和飞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经历了无数次的创新和完善,并通过标志性产品的生产(汽车领域的Model T和飞机领域的DC-3)完成技术创新向最终产品的转化.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结构和不断改进的技术变迁模式.化学产品与之类似,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以及制药业的技术变革都首先起源于其他国家,而后美国将之引进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产品化改造,这个过程中以杜邦公司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研究机构,并加强与大学的联系与合作促进了技术的发展及其向产品的转化.与此同时,联邦政府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从而加速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及其之后的变革.之后的电力技术变革同样如此.不过,二战后兴起的电子革命却又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果说之前的美国技术变迁与其天然优势,如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相应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充足而低廉的能源)、广大的国内市场(为技术及其产品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相对公平的国内财富分配,以及人民在全国范围的散居等,有着密切关系,那么二战后出现的电子产品,如半导体、电脑等就与这些优势存在更少的联系,而更多的是来源于美国的制度和结构优势.美国具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将之转化的传统和制度安排,这在电子产品领域具有同样的表现.美国国防部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对这些产品有着巨大需求,因此出资资助对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学是这类资助的最大受益者,并且还接受来自企业的资助,从而促进了其对新产品的研发.在这个过程中,军事产品及其技术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很快就转用于民用产品领域,从而为这些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当国防支出的资助减少时,这些部门仍然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反托拉斯法再次发挥了作用,由于限制大公司的垄断,小公司就很容易的进入这些领域,并发挥其技术优势来促进竞争和产品创新. 回顾整个美国技术发展历程可以发现,美国在成功进行了技术引进和应用之后,通过依靠其在工程和技术发展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技术的进步及其向产品的转化,即便在美国取得了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先以后,也没有丧失这个优势,而美国特别是其私人企业在技术发展、生产、市场营销以及工程开发等领域的优势使其一直保持着其经济水平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美国的政府和企业在资助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的R&D(研发)方面重点强调D,也就是重点发展开发,这也就使得美国的技术最容易变成最终产品而转化为经济绩效,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增长.当然,我们应该承认,这些因素(包括技术研发、组织结构和制度、以及天然优势等方面)的相互配合才最终导致了美国的技术优势和经济领先地位,只强调其中之一,或者忽视其中之一的倾向都不利于认识到美国优势的真正来源. 《Path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20th-Century America》 Author:David C.Mowery,Nathan Rosenberg Contens: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2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novation,1900-90 3 Th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4 Chemicals 5 Electric Power 6 The Electronics Revolution,1947-90 7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Bibliography Index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填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