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珊·佩罗《故事知道怎么办》一书有感

问题描述:

——读苏珊·佩罗《故事知道怎么办》一书有感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去年三月份,读杨茂秀教授的《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书时,对其中有关故事的描述深深感动.杨教授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棵故事树,而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事人.故事人说故事,就是在树上摘折一片叶子下来而已.好教师,应该是一个会说故事的教师.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如果在教学中,一点故事都没有,那学习一定很缓慢、很苍白. 通过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一书,我又了解了一个致力于创作、讲述故事的一个教育工作者群体.他们通过给孩子们编写故事、讲述故事,来滋养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获得成长的力量;他们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开办故事创作班,让大家在将自己的故事、创作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故事那鼓舞人心的作用. 一、故事可以滋养想象力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培养孩子创新素养的重要性.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素养,关键要看他的成长历程中,家长和教师是否给予了他充分的体验空间、呵护他的想象力、以及给予他充分的闲暇时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实体:精神的和物质的、“隐藏”的和“日常”的.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一条可以从此岸到彼岸的道路,这座桥梁或者道路就是“想象力”.每个人在小的时候想象力都是非常丰富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繁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压力,使得人们更多地关注物质方面的需求和日常生活的满足,不大去呵护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力就像我们的肌肉,如果不去使用就会萎缩.我们这个社会整体缺乏创新能力,与我们平时不注意呵护和培养想象力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想象力的培育有多种途径,故事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它帮助我们化蛹成蝶,在“隐密”的真实花园里翩然起舞.爱因斯坦说:“如果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他认为,知识仅局限于我们目前所知道和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涵盖将要认识和理解的一切.学习知识,只是将别人已经知道的东西记在自己的脑海中,而培养想象力则是认识世界的基础,是进步之源. 对于孩子来说,想象的世界与精神世界就如同物质世界,如同日常生活一样真实.为孩子唱歌、念童谣、讲故事是父母或养育者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的礼物之一.小孩子对这个世界如此陌生,对周边的一切都非常敏感,来自父母或养育者的真实声音,会比录音磁带听起来美妙得多.而故事就像水,能够找到直抵灵魂深处的道路,能够透过裂缝渗入坚不可摧的墙壁,能使万物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故事就像水,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从婴幼儿开始,就要开始给孩子讲故事,而且一定要一遍遍重复讲述,并且每次都以同样的方式展开故事中重复的情节,以同样的方式说出那些押韵的歌谣.一个故事本身情节的重复,以及故事里那些富有韵味的歌谣,也可以为孩子的心灵成长提供重要的食粮.孩子如果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油然升起温暖和喜悦的感觉.其实大人也是一样,他们也一遍一遍听自己心爱的乐曲和诗,一个音符、一个字都不变.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前后一致和重复,对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注意力的发展,从3岁开始,孩子已经逐渐能够欣赏那些简单的自然故事和“生活”故事了.到了4岁半至5岁左右,孩子们通常会有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想法,然后去寻找一些物品来实现这个想法.传统的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很多滋养.民间传说通常具有一种“永恒”的特质,它们满足了孩子对神奇事物的深切渴望,给孩子带来安稳和希望.而童话就像一面镜子,孩子们可以从中看到他们可能的样子. 神话适合8岁以上的孩子,讲述的是“神”以及“超自然生命”奇迹般的所作所为,而民间故事及童话讲述的是“人”,贫民、贵人、傻子、公主或王子,还有孩子. 讲故事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对孩子们进行诠释,也不要问他们如何理解——那只会扼杀想象力.这一点,家长和养育者一定要铭记在心. 二、故事具有治疗的作用 从远古时期开始,故事家和治疗者的角色就交织在一起.鼓舞人心的故事即便只有一分钟长,也能让讲述者和听众双方都朝好的方向转变.所有故事都可能具有治疗作用,它能帮助人们建立与“某个地方”的精神连接,恢复失去的平衡,重新获得健康感. 一个好的故事通常由三个要素组成:隐喻、情节和解决方案.隐喻以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帮助听者与故事建立联系,它既包含负面的失衡状态,也包含正面的再平衡状态.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本身积聚起“张力”,导致情节进入“失衡”状态,最终又超越这种行为,进入健康而正向(而非引起负罪感)的解决方案.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被大人理解和认可的“行为”.对此,家长和养育者应该明白,孩子的“行为”就是孩子做事的方式,一些被认为是有问题的行为方式,只是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某种刺激或某种情形的正常反应.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规律”,就可能给孩子施加错误的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当然,也有一些行为确实是存在问题的,需要家长和养育者仔细辨别,并因势利导.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生活背景和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的状况和社区环境,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并导致孩子特定行为的发生;孩子新到一所学校、新搬迁到一个地方,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成人与自身处境之间的关系的处理等等,也会导致孩子一些“挑战性行为”的发生.面对这样的境况,给孩子故事可能是改善行为、化解矛盾的好途径,故事中隐含的具有治疗作用的信息和意义,可以让孩子和大人从原本的失衡状态转向新的平衡态. 所谓治疗,简单地说,就是恢复健康,达到平衡,变得健全.“治疗性故事”指那些能帮助人们恢复失去的平衡,或者重新获得健康感的故事.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构思一个故事来应对“挑战性行为”时,并非要通过一个故事把“坏”行为变成“好”行为,也不是要把一个“淘气”的孩子变成“乖”孩子,而是要使某种行为或状态恢复到健康或平衡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讲故事的人充当着助产士的角色.描述某种行为时应针对行为,不要将行为的好坏与人的好坏混为一谈. 故事不应试图说教或引发内疚感——这一点总是强调得不够!家长或养育者要做的,只是反映正在发生的事情,并通过故事中的“隐喻”和“情节”,提供一种可接受的方式来处理某种行为,或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全世界的文化都在用故事的形式传授道德和价值观.很多经典的民间传说都有教育意义,听故事的人以不同的方式接受这些信息,这就是故事的本质以及“力量”所在.一个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应该通过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让听者自发得出自己的道德结论.也就是说,故事一定要“委婉”,如果意图过于明显,就有说教之嫌了. 三、故事要讲出来才有生命力 非洲小说家本·奥克瑞认为,一个故事,或许要到被人读过或讲过之后,才算是成了形.他说,在人们阅读或讲述一个故事之前,它是没有“生命”的. 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不同的,孩子们尽管年纪很小,说不出这种差别,甚至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差别,但他们可以觉察到两者的不同之处. 讲故事源自于口述的传统.我们很多传统文化得以流传至今,就是得益于口耳相传的方式.讲故事是一门非常个性化、个人化的艺术,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故事的分享带有更鲜明的讲述者的特色.讲述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激发听者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幅故事的画面,赋予听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讲述者通过眼神、手势、声音以及近距离接触,与听众作更直接的交流,仿佛从身体里抛出许多看不见的细线,“触碰”到听众,并且自始至终将他们“抓”在手中.讲故事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而不是“表演”的过程.如果讲述者自己很享受,听故事的人就会更享受. 读故事的时候,书本起到桥梁的作用,带来亲密的感觉.它和讲故事一样,都是分享故事的重要手段.讲故事的过程,揉入了讲述者自己的不少创造;读故事的过程,更多的是对原著口语化加工.要使读的故事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读故事的人需要关注孩子,经常与孩子交换眼神以建立良好的沟通.从孩子成长的过程看,讲故事和读故事是交织进行的,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在他们长大之后,还愿意和父母一起阅读书籍,一起讨论书中的问题或者提到的相关话题. 无论是讲故事还是读故事,以下几点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 一是要保持对其他文化的敏感.首先,要给孩子讲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间故事,以便帮助孩子建立全球意识,而不是局限于在本土文化之中.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这一点尤其重要.其次,在讲故事和写故事时,要对其他文化保持敏感.如果涉及其他国家或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一定要做详尽调查,不要误导了孩子们. 二是给年幼的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一定不能夸大人物,不要以过分戏剧化的方式来讲故事,尤其是讲童话故事或民间故事的时候.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去吓唬或刺激孩子,而是要通过故事的内容来滋养孩子,给他们以力量.要信任故事中的图景的力量,他们可以很好地传达出故事.对于小孩子,我们要做的,只是把故事传递给他们.其余的工作,就交给他们那丰富的想象力去完成吧. 三是尽量避免“电视儿童”的出现.现在有很多家长,习惯于让孩子们整体坐在电视机前,盯着屏幕打发时间.电视机中当然有很多图文并茂、情节曲折的故事,但电视机只负责信息的输出,和孩子之间没有任何的情感交流,不能够根据孩子们的实际反映及时调整讲故事的策略,因此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电视. 在这本书中,苏珊·佩罗向大家推荐了很多充满情趣、富有启迪的好故事.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找来一读.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fx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