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大学语文《先秦诸子语录》课本正文

问题描述:

英语翻译
大学语文《先秦诸子语录》
课本正文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先秦诸子语录·老子》
  轴心时代与先秦诸子语录(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老子》第二章)
  “美”与“恶”是现实世界中最常见的两种现象,所以老子在第一章开宗明义之后(第一章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先举出这一对现象来进行讨论.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中的美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美吗?我们所看见的现实世界的恶真的就是精神世界的恶吗?老子点到即止,引而不发,我们可以到庄子那里看故事.比如《庄子》中有一篇《马蹄》: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hé)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é)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烙)之,连之以羁絷(zhì),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册)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
  (龁:咬嚼.陆:跳跃.义通"峨".路:大.羁:马络头.絷:绊马脚的绳索.皂:马槽.栈:马床.橛:马口衔木,即今之马口铁.)再看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qi1)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yu4)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对马进行修饰,对梅加以造型,这在有些人看来,都是非常美的事情,其实都是最最丑恶的事.所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是一种最不确定的东西,美学是研究“美”的,可是研究了几千年越研究越糊涂,有人说美是主观的,有人说美是客观的,又有人说美是主客观的相互作用.有人说美是有用,马上有人反驳说一幢楼房最有用的地方是厕所……即使是汉字“美”的意思,几千年来也是众说纷纭.有人把“美”看成是会意字,说“羊大为美”(东汉许慎),有人则看成是象形字,是一个头戴羽冠舞蹈的人(我比较倾向后者,因为按许慎的分析方法,我也可以说天上掉下人民币才是美).
  美是主观,美是客观,美是有用,美是好吃,美是好看,美是有钱……是不是越争论越糊涂呢?真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据说现在西方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美学不再讨论“美是什么”这种抽象的命题,而是改为研究各门艺术的具体的美了.这也就认同了老子所说的“美”是不可言说的观点.
  说过了“美”,“善”亦同此,不必详说了.只须举出历史上对于人性的争论,有说性本善,有说性本恶,也是争论了几千年.到1993年上海复旦大学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学生辩论赛,抽到的决赛题目就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从中国的国情看明明应该是维护性善的,却因为抽到了反方而来维护人性本恶,居然也把台湾学生驳得人仰马翻.事后被评为最佳辩手的复旦同学姜丰说出真话:所谓辩论,就是假如你抽到"月亮是方的"这样的辩题,也要全力以赴地去维护.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上)
  是不是只有“美”与“善”的概念才这样说不清呢?不是的,老子认为天下的事情大多都说不清,他接下来一连举出六对矛盾关系,这就是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
  有无相生,有可以变成无,无也可以变成有.《老子》11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shan1)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ou3)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红楼梦》那副著名的对子"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对此概括得最为经典.
  难易相成,说此事难,也就是说彼事易,相比为难.《老子》63章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长短相形,长短是相比较而体现的.尺对于寸来说是长,对于丈来说就是短.俗语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高下相倾,有高才有下,有下才有高.高和下又不是绝对的,站在山脚下,觉得众山皆高大,会当凌绝顶,才一揽众山小.
  音声相和,音和声是相和谐的,虽为两者,其实难分彼此.注:古人认为“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两者是有区别的.
  前后相随,无前,无以显后,无后,亦无以明前.以今天的知识看,宇宙空间中本无所谓前与后,一直向前走,绕地一圈,又到了后面.从人的心态说也是这样,向前看,觉得自己在后面,向后看,又觉得自己还是在前面,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老子》中还有大量的这类辨证范畴,如“曲-全”、“枉-正”、“洼-盈”、“弊-新”、“少-多”、“重-轻”、“静-躁”、“贵-贱”、“柔-刚”、“祸-福”等等.可以说,一部《道德经》,就是由这一系列辨证组成的.老子为什么要弄出这么多矛盾的东西来呢?无非是说现实的世界不可靠,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也往往适得其反,恰如西方哲学说的“感性经验又是人的认识的严重障阻,只有清除了感觉的杂念,人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而清除感觉的杂念("智障"“执障”)的最好办法,就是指出它们的内在矛盾.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同前)
  既然现实中的事情都是相互矛盾、相互转化的,那么,最好就不要多事,因为,当你自以为做了某件美事的时候,很可能同时也带来相应的恶果.划分等级—产生斗争;建立国家—发生战争;制礼作乐—礼崩乐坏……(以及恩格斯说的,科学征服自然的每一进步,都会遭到大自然加倍的报复.)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老子》第3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为无为,则无不治."所以老子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让人民都能按其朴素的自然本性生活,天下都能按其自然的规律运行,那么也就达到大治了.
  《庄子》中有个混沌凿七窍而死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柳宗元写了一篇《种树郭囊驼传》——
  ……问者日:"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日: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呼日:"官命促尔耕,勖(xu4)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尔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sun)饔(yong1)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勖,勉励.飧,晚饭.饔,早饭.)
  这两则寓言都说明同一个道理,就是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当事人自以为是做了好事,其实效果恐怕适得其反.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人为干预,让事情按自己本性发展.所以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让百姓休养生息,最终能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还有半句:“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做事是如此,说话也是如此,你以为说得很对,其实未必,恐怕说得越多,错得越多,还不如不说.所以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56章)最好是效仿"天道",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章)
  然而这就有了一个矛盾,老子既然主张实行“不言之教”,那么他自己为何还要说这么多的废话呢?所以白居易就做了一首诗加以嘲笑:
  读老子
  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言?
  这种批评其实还是没有读懂老子的,《老子》虽有五千言,但那都是由一系列矛盾概念构成的(美与恶,善与不善,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还有曲与全,枉与直,洼与盈,敝与新,少与多,大与细,等等),“言”与“不言”也是一对矛盾概念,老子通过揭示概念的内在矛盾,用语言否定语言,好象数学中的1-1=0,引导人们在这言说的互相否定中,领悟那不可言说的道理.所以真正读懂老子的人评论说:"圣人终日言,而未尝言也".
  讲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下面一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二十二章)
  ——弯曲才能成为圆(或委屈才能保全),矫枉才能得,低洼才能被充满,旧了才能更新,因为少才能去获取,多了反被疑惑.所以圣人只抱持大道作为天下的楷模.不固执己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有清醒的认识;不自夸,所以才能成就功业;不矜持,所以能为人尊长.正因为不与天下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如邓小平主张“少争论”,结果不争而胜).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