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海高中)高一化学知识整理:整理硫、氮相关知识

问题描述:

求(上海高中)高一化学知识整理:整理硫、氮相关知识
就是这个题目,只要求硫、氮的相关知识,其他的别给我找多谢
1个回答 分类:化学 2014-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一、硫的物性
淡黄色的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二、硫的化学性质
1、 与金属的反应
2Cu+S===Cu2S(黑色不溶于水) Fe+SH2S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一、硫的氢化物―――硫化氢
1、 硫化氢的的理性质
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无色、有剧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热不稳定性 H2S====H2+S
点燃
可燃性 2H2S+3O2===2H2O+2SO2 (完全燃烧)(火焰淡蓝色) 2H2S+O2===2H2O+2S (不完全燃烧)
还原性 SO2+2H2S=2H2O+3S
3、 氢硫酸
硫化氢的水溶液是一中弱酸,叫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和还原性.
二、硫的氧化物
1、 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熔沸点低.
2、 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水直接化合生成亚硫酸,是亚硫酸的酸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可以使品红溶液腿色,但漂白不稳定.
SO2+H2O ==== H2SO3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H2SO3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3、 二氧化硫的制法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一、方法和原料
方法:接触法
原料:黄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空气、水和浓硫酸
二、反应原理和生产过程
步骤 主要反应 主要设备
点燃
二氧化硫制取和净化 4FeS2+11O2===2Fe2O3+8SO2 沸腾炉
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2SO2+O2===2SO3 接触室
三氧化硫氧吸收硫酸生成 SO3+H2O=H2SO4 吸收塔
思考:1、为什么制得二氧化硫时要净化?(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
2、为什么吸收三氧化硫时用浓硫酸作吸收剂而不用水呢?(用水吸收时易形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而用浓硫酸吸收时不形成酸雾且吸收干净,速度快.)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98.3%的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密度是1.84g/mL,难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浓硫酸的特性
脱水性 与蔗糖等有机物的炭化 吸水性―用作干燥剂 强氧化性
2H2SO4(浓)+Cu===CuSO4+2H2O+SO2↑(此反应表现H2SO4(浓)具有氧化性又有酸性)
H2SO4(浓)+C=CO2↑+H2O+2SO2↑(此反应只表现H2SO4(浓)的氧化性)
注:H2SO4(浓)可使铁、铝发钝化,故H2SO4(浓)可铁或铝容器贮存
四、 硫酸盐
1、硫酸钙C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用作绷带、制模型等)
2、硫酸锌ZnSO4 皓矾ZnSO4.7H2O(作收敛剂、防腐剂、媒染剂 )
3、硫酸钡BaSO4,天然的叫重晶石,作X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4、 CuSO4.5H2O,蓝矾或胆矾,FeSO4.7H2O,绿矾
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先加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
(一)、氮族元素
1、氮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
相同点:最外层都是5个电子
不同点:电子层数不同
2、氮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VA族
3、氮族元素的性质
(二)、氮气
1、存在形式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化合态的氮元素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之中,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成分.
2、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N≡N
氮元素的非金属很强,但N≡N的键能很大,明显大于其他双原子分子,故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
3、物理性质
(1)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小.
(2)难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约0.02体积的氮气.
(3)在压强为101kPa,在-195.8℃时变成无色液体,在-209.9℃时,变成雪花状固体.
4、化学性质
注:(1)雷雨发生与庄稼生长的关系
N2+O2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硝酸随雨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这样就使土壤从空气中得到氮,促进植物的生长.
(2)Mg3N2与水发生水解反应
Mg3N2+6H2O=3Mg(OH)2↓+2NH3↑
5、用途
(1)在工业上,N2是合成NH3,制NHO3的重要原料.
(2)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保护金属,灯泡中填充N2以防止钨丝氧化或挥发,低氧高氮保存粮食、水果、植物种子.
(3)液氮可作致冷剂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hfftbj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