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孔子 作文

问题描述:

我眼中的孔子 作文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孔子
择善而从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后句含意深刻,使人大有所悟.
大家知道,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正书有“颜筋柳骨”之说.颜体丰满遒劲,柳体则骨立挺健,至今仍是学习书法之范本.柳体创始人柳公权是颜派鼻祖颜真卿的后辈,早年从师于颜鲁公;后来柳公权发现颜体虽雄浑厚朴但不乏臃肿肥大之弊病,于是柳公权不断揣摩,择颜体雄健的优点,改其臃肿肥大之弊端,掺入自己“骨立如嶙”的特长,终于创立了世代奉为经典的“柳体”.这不正是“择善而从”的典范吗?
倘若柳公一味效法于颜体,而不顾其弊端,那么可能现在就不会有相提并论的“柳骨颜筋”.那该是多么遗憾啊!
思古及今,改革之风已靡及中华大地,要改革就必须开放,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但“开窗”虽好,不免有苍蝇蚊虫飞进来,这就需要我们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头脑.可就是有一些“失其本性”的人,沉湎于西方物质享受之中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为腐败的糟粕所毒害而锒铛入狱.他们因为“不善而从”,终成咎由自取的可悲者.
由此可见,对待一切事物,我们要运用“择善而从,不善而弃”的标尺,放开眼光去学习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突破;反之甚至会身陷泥潭,一误再误!
那么如何才能“择善而从之”?让我们再看柳公权的例子.颜鲁公弟子百人,却没有一人像柳公权那样有所建树而流芳百世,这是因为身为唐朝大臣的柳公权博学而勤勉,注重锤炼“字外工夫”,因此他站得高,望得远,能够发觉颜体的优点与微瑕.其优点,从接受到孜孜不倦地实践,成为自己的优点,其微瑕,则予扬弃,并在这基础上进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
是故只有识善、择善,并身体力行的人才能做出成绩,甚至超过前人.
(二)
学习与思考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著,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工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巅.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