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问题描述:

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
1个回答 分类:物理 2014-10-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为此在教学中,我重视以下几点:一、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生探索热情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教师演示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二、搞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我们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小组合作探究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①小组分组合理(可轮换),组长相当于小老师;②教师扮好自己的角色──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③注重交流评价,给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生信心.例如,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小组的学生共同准备几块大小不一的石块和几张纸,看石块从高处落下时对纸的破坏能力哪次强,从而得出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在这个分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实验结论,再验证猜想.在用实验证明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在拿起石块落下时,会注意不要打到同伴的手,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培育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丰富实验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著名物理教育家朱正元教授曾说过“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就是说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做简单易行的替代性实验.其实,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课改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想想做做”内容,有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是课外知识,与考试无关.因此常被视为可有可无,或被弃之不理.然而这些小实验却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四、课后延伸,拓展实验探究空间 实验探究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究实验.因为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列出了学生的课后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科知识的延伸和发展.(1) 成立课外制作小组,鼓励学生利用常见的物品进行小制作和实验探究活动.例如制作潜望镜、万花筒、火箭、飞机模型,小型电动机模型等等.教师激励学生进行制作不仅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极大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培养了技能.(2) 加强知识运用,进行实际测量.如利用光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往往需要学生自己进行实验设计并探索,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空间.(3) 加强小课题研究.结合学科内容进行课题研究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必修3第一单元
下一页:第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