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赞扬的是谁?

问题描述: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赞扬的是谁?
文成公主 还是金城公主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汉藏人民兄弟情谊的奠基者——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一680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之妻,唐太宗宗室女.
唐朝初期,位于中国西南边境的吐善族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四川西部和西藏一带的许多部落,建立起奴隶制政权,首府设在拉萨.634年,为了同日益强大的唐朝建立起更亲密的关系,松赞干布遣使至唐,唐遣使回访,松赞干布请求联姻.
640年,松赞干布派了亲信大臣禄东赞带着贵重的聘礼前往唐朝的都城长安.唐太宗也意识到,吐蕃是西南边疆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汉藏两族问的关系,对于边疆的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是一件十分重大的事.唐太宗十分重视.他不仅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丰富的嫁妆,而且准备了各种诗集、经史,还有生产上的技术书,上百种 医药书,天文历法等书籍以及各种作物种子.除此之外,还带了许多掌握各种技术的工匠和一个乐队.当时,佛 教在唐朝盛行,文成公主还带去了一尊佛像.
吐蕃王松赞干布,为了迎接文成公主的到来,特地命人仿照唐朝的建筑,修了一座宫殿——大昭寺.至今在布达拉宫里面还有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塑像,以及他们结婚时的洞房遗址.文成公主带去的那尊佛像就供奉在那里.
641年正月,唐太宗派礼部尚书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亲自率待从和卫队从拉萨前往青海迎接.
文成公主入藏,把唐朝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给了藏族人民.当时藏族没有文字,记事时用绳打成结,或在木头上刻一些符号来表示.在文成公主的主张下,松赞干布派人专门研究,创造了2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从此,汉文书籍就可以用藏文翻译出来,发展了藏族的文化.西藏过去没有完整、可靠的历法,以麦收的三月为一年的开始.文成公主入藏后采用了汉族的历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文成公主带去的乐队,丰富了藏族的民间音乐.还有那些工匠,这时也发挥了作用,他们帮助藏族人民发展手工业,掌握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农业上也采用了新式的农具和汉族的种植方法.文成公主带去的种子也在藏族的土地上生了根,传了代.据说既耐寒又抗旱的藏族芜菁(蔓菁),就是其中的一种.从此以后,汉藏两族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松赞干布将贵族子弟送到长安去学习文化,还邀请了汉族文人到西域为他们缮写汉文的公文.唐高宗初年,文成公主派人再次要求唐朝派工匠传播先进技术,得到了满足.于是汉族的冶金工艺、农具制造以及纺织、建筑、制陶、碾米、酿酒、造纸、制墨等技术都先后传入西藏.同时,西藏的特产犀角、麝香以及马、金器等也流入唐朝.唐人陈陶《陇西行》诗有“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语,说明文成公主对吐善吸收汉族文化之影响.
唐高宗即位后,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以后历代藏王多自认为唐朝皇帝的外甥,尊称唐朝皇帝为舅舅.无论哪一代藏王死了照例向唐朝皇帝报丧,新立藏王也向唐朝报聘.唐皇帝即位时,藏王也表示祝贺.
唐中宗时,吐善王尺带珠丹的祖母为了巩固与唐朝的关系,又派大臣到唐朝为他的孙子求婚.唐中宗把金城公主许给了吐蕃王.并带去几万正续罗绸缎、许多书籍以及大批的手艺工匠,把生产技术和文化典籍进一步传入西藏.在藏族人民中间流传着一些古老的谚语,如“汉地的货物运到西藏,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汉藏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
唐和藏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发展,使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更加亲密.唐玄宗时,藏王尺带珠丹上表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遍皆安乐”.说明当时藏族和汉族已合为一家,两族人民已结成亲密的兄弟关系.
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喇嘛教中被认作为绿度母的化身(度母在藏语中称卓玛,是藏族佛教传说中观音的化身),受到极大崇敬.公主至680年去世,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对汉藏两族的团结以及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大的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单调性最小值
下一页:溶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