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莲花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呢

问题描述:

喜爱莲花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理学鼻祖周敦颐
  周敦颐(1017.5.5~1073) 字茂叔,号濂溪,汉族,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两汉而下,儒学几至大坏.千有余载,至宋中叶,周敦颐出于舂陵,乃得圣贤不传之学,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明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宋史·道学传》将周子创立理学学派提高到了极高的地位.
  2、特科状元吴必达
  吴必达,字村卿,宋宁宗、理宗年间(1195年—1264年)在世,今道县梅花镇石下渡村人.吴必达自幼天资颖悟,勤奋好学,凡经史百家之书,读后过目不忘.苍天不负苦心人,嘉定三年(1210年)考中进士,淳佑元年(1240年)殿试又力挫群英,大魁天下,考中特科状元.中国历史上文人中状元后,轰动京师,往往万人空巷,到御街争看风流才子,皇帝还要赐宴赋诗.吴必达中状元后,当时皇帝的御诗已失传,却保留了吴必达自己写的《及第谢恩诗》:“圣朝耕化广搜贤,丹陛遥瞻穆穆天.历数万年垂正统,精微一理得心传.输忠敢罄刘贲胆,擢第应同李邰肩.四海尚期王德洽,小臣稽首颂周篇.”后来授建康府教授(职能是掌管京师学校科举),淳佑七年提升为奉仪郎尚书、礼部架阁兼给事中,佩紫金鱼袋.他办事严正,公私分明,在当时很有声望.告老归乡后寄情山水,病逝后葬在白马渡附近.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科举出类拔萃的人物,把州学之后耸立的“元峰”取名状元山,并在山旁兴建了一座状元亭.状元亭比状元山还高,八角双层,小巧玲珑,登临上层,远吞山光,平挹江濑.是个清静幽雅所在.可惜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本侵略军一把火烧的荡然无存.1999年,县委招待所新僻“怡园”,并在状元山旁重建了状元亭,以此纪念吴必达.
  3、一代名臣何凌汉
  何凌汉,字云门,号仙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出生道州东门村.如果仅以功名和官职来衡量,他算得上道州人中成就最大的一人.
  清嘉庆十年,他考中乙丑科殿试一甲三名进士(俗称探花),授编修之职,大考二等,提拔为司业,后来升为右庶子,主持广东、福建乡试,留任福建学政.道光六年,授顺天府尹.顺天府尹是正三品,掌管京师治安等重要职能,在当时是一个显赫的官职.后来历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督察院副都御史、工部右侍郎兼署礼部左侍郎、典浙江乡试并留督学政、吏部尚书、户部尚书.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职逝世,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谥号文安.道江镇在解放前名文安镇,取义于此.
  何凌汉功名显赫,是从基层(七品小京官)一步步脚踏实地地累积而到朝中一品大员.对封建王朝,可谓尽心职事,政绩卓著,深得最高统治者青睐.当时,为少数以南方汉人背景居于要津的先驱.
  何凌汉仕宦之余,以书法见长.史称“遇诰册重大字多出其手,以书法重海内,故朝廷文字之役,络绎无间.”《皇清书史》中有“何凌汉,书法重海内,所书碑版,学者珍习之”之语.他的书法蕴含严谨秀俊之气,有欧(欧阳洵)褚(褚遂良)笔意,在当时名重四海.
  4、晚清书法家何绍基
  今故宫博物院书法陈列馆陈列了我国四大书法流派的作品,道州何绍基的作品,是四大流派之一.
  何绍基(1790年—1873年)字子贞,号 叟,又号东洲居士,道州东门村人,与其弟绍业为孪生.童年时代,和弟弟随母在州西小坪村生活.他舅父廖先瑞对两兄弟视如己出,送他们读私塾,对他幼年影响很大.八岁时随母入都,在父亲和名师孙镜塘的教诲下勤奋攻读.十八岁应京兆试,取眷录.道光十一年取优贡生,道光十五年乡试第一,次年中进士,授职编修,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协修、纂修、总纂提调等职.先后出任福建、贵州和广东等省乡试正、副主考官.咸丰二年,曾两次受到皇帝的召见,出任四川学政.
  参考资料:道县新闻网+百度百科+原创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