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特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总结)

问题描述:

阶段特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总结)
要全一点哦.
答得好的,我一定多多加分.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我已经上大一了,资料整理的都有遗失了,这是我在高中的时候,用的一个资料,很不错,你看看吧,
中国古代史隐性知识总结
1、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三种类型:①国有制,又分为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井田制)和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均田制)②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
2、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1)儒家推崇“仁治”,实行“仁政”;(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3、中国古代三个经济重心:(1)先秦在关中地区(2)秦汉移至黄河中下游(3)唐宋明清向南方转移.
4、中国古代变法改革的四种类型:(1)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2)地主阶级封建化改革,如商鞅变法(3)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4)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
5、中国古代四个文化典型:(1)夏商周文化是青铜与历法(2)秦汉文化是丝绸、冶铸与水利技术(3)隋唐文化是博大精深,全面辉煌,“中华文化圈完全形成(4)宋元文化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6、中国古代赋税史上的四大税种:(1)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2)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3)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4)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及各种苛捐杂税
7、中国古代四大封建都城及特点:(1)唐都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2)宋都东京,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突破了唐朝“市”与“坊”的界限,出现夜市,还有娱乐场所瓦肆(3)元朝大都,不仅是元朝的政治中心,还是文明世界的商业大都市(4)明朝北京,布局严整,建筑华丽,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8、中国古代赋税改革的五大趋势:(1)由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到以土地财产为主的征税标准,直至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3)由赋役分征到赋役合征,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到基本定时(5)征收商品税越来越重.
9、对外交往的途径和繁盛原因.中国古代经济文化交流的途径:①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②官方互派使节、留学生③宗教传播④战争.中国古代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海运交通发达,航海技术进步;(3)王朝统治者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4)政局稳定.
10、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商路六次演变:(1)秦汉时期主要以陆路为主(2)隋唐时期既有陆路又有海路(3)两宋时期海路贸易发达(4)元朝时期陆路、海路、内河漕运并举(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远达东非、红海,但中后期逐渐闭关(6)清朝闭关锁国,只准广州一地对外通商.
11、关于民族问题.民族融合的特点:团结友好是主流;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的中原文化,少数民族封建化;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各民族特点、优点的融合充实了中华民族这个统一体.民族关系的基本观点:①尊重少数民族自身发展史(发展历程、贡献、特点)②肯定其开拓边疆,共同缔造祖国的贡献,丰富了祖国文明③正视民族战争:是内战,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进步与反动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分④承认民族压迫,其实质一般是阶级压迫.
12、中国古代民族战争的五种类型:(1)民族掠夺战争,如匈奴对汉的战争(2)民族征服战争,如元的统一战争(3)平定民族叛乱战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如五胡反晋(5)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如戚继光抗倭.
13、中国古代五个时期的货币及影响:(1)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有自己的货币,是诸侯国商业兴盛的表现,但货币不统一妨碍了各诸侯国经济交流(2)秦把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3)王莽发行大钱取代西汉五株钱,是掠夺财富的一种手段(4)北宋市场流通的有铜钱、铁钱和金银,四川地区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又出现“会子”.(5)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14、中国古代改善民族关系的六种形式:(1)和亲(2)会盟(3)册封(4)纳贡,如宋向辽、西夏进贡“岁币”(5)边境贸易,如设立榷场(6)设置管辖机构.
15、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呈现的六个特点:(1)春秋末年,孔子兴办私学,打破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2)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郡县学,初步建立起教育系统(3)唐朝科举制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专业教育确立(4)宋朝制度更加完备,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5)明朝各级学校的教育体现出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实行八股取士(6)清朝在教育上进一步加强文化专制,书院逐渐成为官方学校.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为什么只选B
下一页:第8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