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问题描述:

登幽州台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失意,还是表达了一种建功立业的心境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家世豪富,年轻时使气任侠,后乃锐意读书.初作《感遇》诗时,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此知名,后举进士.武则天曾召见,授麟台正字,又任右拾遗.一再上书,直陈自己的政见,都是针对时弊.曾两度随军远征,但终不能抒其怀抱.后因其父为县令段简所辱,他闻而立即还乡,被段简借故下狱,忧愤而死.
唐朝初期的诗歌“说是唐的头,倒不如说是六朝的尾(闻一多《类书与诗》).”经“初唐四杰”对六朝糜浮颓废之风狂风暴雨式的冲击后,虽带来一股清新的风,但未开创一个新的领域,陈子昂是结束初唐百年间的齐梁余风、下开盛唐雄浑浪漫一派的重要诗人,他在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都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是盛唐诗歌美学理想的先驱.在诗歌理论方面,他高举建安风骨大旗,在创作中实现了内容的革新与苍劲诗风的建立.在唐诗发展史上,卢照邻、刘希夷、张若虚与陈子昂等人是唐诗美学理论的重要探索者,对诗歌的时空意识、宇宙观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重大成果,唐诗浑厚磅礴的气象于此初现倪端.
陈子昂最负盛名的作品,是他的《登幽州台歌》.该诗是他随建安王武攸宜东征时所作.由于武攸宜的轻率和无能,致使东征军前军陷没,陈子昂两次进谏,并自告奋勇,“乞分麾下两万人以为前驱”,结果武攸宜恼羞成怒,反将他贬为军曹.陈子昂满怀悲愤,“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该诗的审美内涵十分丰富,作者的孤独与悲愤在诗中强烈地反射出来.诗中尽管没有提到什么具体环境,却创造一种辽阔幽远、空旷苍茫的意境.“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主人公在时间上的孤独,无论在前朝,还是后代,都无与我相知的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表现了主人公在空间上的孤独,纵有天地之阔,依然没有能与我相知之人.于是,在时间仿佛凝固的、寥阔无限的大地上,寂寞地站着一位诗人,感叹着沧凉与孤独,潸然泪下.这是一种绝对的孤独,是时间和空间的交汇处一个孤独的点,这个点以浩瀚的天宇和沧茫的原野的浑然交融为背景,无限辽阔且沧凉.
人是孤独的,能面对孤独的人的内心是充实的,狂欢放纵是对孤独的逃避与慌张.面对孤独会体悟到人生的另一种真谛:超然物外,敢问苍天.人的尊严不是身居高官要职的显赫,也不是名利双收后他人的青眼,人的尊严是孤独地展现自我.
陈子昂感念天地,怆然涕下,他的背景浩瀚辽远,这使得陈子昂给人一个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文人形象,其大气超然,更象一个仰天长叹的孤独的英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求补英语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