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的论文(1500字)

问题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的论文(1500字)
不可抄袭的!要好一点!越多越好!
2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2-0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再问: 还有其他的吗?
 
 
展开全文阅读

补充回答:

今年是2008年,我的家乡资阳在极不平凡的变化中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1978年,也就是30年前,资阳只是一个小小的农业县城,作为80后的青年,我几乎见证了可爱家乡巨大的变化,有些变化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都不敢想象。城市建设、交通、服务业、工业等,涉及的范围太宽太广,我无法亲身感受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的令人振奋的进步,就从年轻人的角度来谈资阳近30年来的最大变化吧,那就是网络进入到百姓的生活。   先说说通讯网络。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手机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在资阳流行起来的,我只记得当我还在读小学时,几乎没打一个电话。每当看到电话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很神圣,摸了一下就像摸到什么宝贝似的。80年代,一个镇就那几个机关单位有几台老式的座机电话,而且打一个长途得经过无数个中转站,所以很多人在跨地域联系的时候,通常是通过信件,可以说,在没有移动电话的改革开放初期的资阳,远足意味着从家乡亲戚朋友的视线中基本消失,而在手机极为普及的今天,即使到了地球的另一端,我们还是觉得总是和家乡时刻连在一起,那些在外的游子也少了很多漂泊感。手机在手,家乡的声音便始终在耳边。从奢侈品,到日用品,从“大哥大”到“手机”称谓的变化,在10年中,我亲眼看到了手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音频到视频的进化,不得不感慨资阳在信息化浪潮中的步伐翻滚。现在,见到挑马桶的农民在田间地头用手机与人交谈,再也不能引起我们的好奇。   再说说互联网。   上初中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和电脑亲密接触,见到了电脑是什么样子。为了贯彻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安排了那堂微机课,我觉得应该称为微机体验课更恰当。因为几十个同学挤在一间狭小的微机室里看稀奇,里面只有4台电脑,那时还不是视窗系统,在简陋的DOS系统上只能练练打字速度,大家轮流玩洋格,不亦乐乎。至于上网,据我所知,资阳接入互联网是1998年,班上有些同学专程从镇上到城里去上网,带回来的新鲜感竟成了大家争相谈论的大新闻,那个时候,我很崇拜这些上网的先行者。轮到我开始上网时,已经是21世纪初的事了,那时宽带还没普及,我在大学里喜欢每天都得去忍受那比蜗牛爬山还慢的网速。看看现在这些幸福的小孩,他们还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接受网络的熏陶,小手在鼠标和键盘的切换中移动得飞快,对比一下那些想从网上浏览信息而在键盘上费劲寻找字母拼字的中年人,我们明显地感觉时代进步了。虽然互联网络在资阳的普及的时间只有10年,却浓缩了改革开放30年时代进步变化的精华。一直以来,资阳是一个相对不怎么受外界关注的地方,网络时代的到来,资阳人有了推销自己家乡的机会。比较著名的“资阳阳光社区”作为资阳民间一支不可或缺的网络舆论力量,对增进资阳人民的感情和对外沟通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网络普及之前,资阳人很少有大规模的平民互动交流,大家都是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打打牌,吹吹牛。然而网络论坛的兴起,改变了资阳人的生活方式,很多资阳的年轻人,老年人,小孩都喜欢去那些热热闹闹的论坛,参与各种话题的讨论,甚至给政府建言献策,大家通过网络发起活动,做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我要说的是,真的很感激科技进步,让我们资阳在网络的世界中,更深入社会,更积极地参加到全国性的重大事件中来。而网络也加强了我们对家乡土地的认同感。   网络在资阳的兴起,不只是资阳人聊聊QQ,交交友那么简单。可以说,着改革开放以来,资阳藉着网络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敞开了怀抱,大大地推进了资阳的发展。
网友(106.84.199.*) 2018-06-11

剩余:2000
下一页:原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