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总面积

问题描述:

颐和园总面积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颐和园
百科名片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目录
园林概况
设计初稿
传说故事
评价标准第一项
第二项
历史沿革
世界遗产
主要景区万寿山
昆明湖
东宫门
乐寿堂
玉澜堂
大戏楼
佛香阁
排云殿
智慧海
长廊
清晏舫
画中游
听鹂馆
十七孔桥
宝云阁
文昌阁
后山后湖
谐趣园
苏州街
旅游信息东宫门入园
北宫门入园
新宫门入园
开放时间
游船服务
公交路线
地铁线路
门票价格
园林概况
设计初稿
传说故事
评价标准 第一项
第二项
历史沿革
世界遗产
主要景区 万寿山
昆明湖
东宫门
乐寿堂
玉澜堂
大戏楼
佛香阁
排云殿
智慧海
长廊
清晏舫
画中游
听鹂馆
十七孔桥
宝云阁
文昌阁
后山后湖
谐趣园
苏州街
旅游信息 东宫门入园
北宫门入园
新宫门入园
开放时间
游船服务
公交路线
地铁线路
门票价格
展开 园林概况
  颐和园(Summer Palace)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
颐和园风景(15张)身清漪园,为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万两白银),由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雷廷昌主持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许多珍宝被劫掠一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1]
设计初稿
  颐和园(旧称清漪园),清朝前历来是皇家名园.过去皇家所建造的东西,施工前必须先设计图样,而这种图样必须是平面而立体效果的,有基本的透视和明暗,看上去能一目了然,而负责设计描绘的人又必须是一流的宫廷画师,然后再制作“烫样”(立体模型) 核算等. 颐和园设计图初稿
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园建造之初的设计图,出自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之手,是清代难得的一幅颐和园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在当时没有高科技绘图技术的情况下,刻画得如此准确、精妙、建筑分布有条有理,各部份建筑物交代得一清二楚,一砖一瓦也毫不含糊,而且整体布局是符合中国传统的地理玄机的.此图对中国早期的皇家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
传说故事
  在颐和园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在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个景观的来历也缘于牛郎织女的故事.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初建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时,乾隆皇帝也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并在湖(河)的东西两侧修了一个铜牛和一个耕织图.铜牛的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1860年英法联军焚毁“三山五园”,颐和园里的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的“耕织图”石碑.解放后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园大墙之外,成为生产与生活混杂的大杂院.1998年底才被颐和园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的景题寓意.这里景色优美,如仙境一般,已对外开放
评价标准
第一项
  遗产项目如果要列入世界遗产,必须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比如说雅典的卫城,它代表着当时古代希腊最高的艺术成就,反映了希腊人的创造力,反映了他们的智慧.雅典卫城这个项目就符合世界遗产的第一项标准,特别是当中的这些神庙,是由希腊最著名的一些艺术家建造完成.
第二项
  标准是讲遗产项目在一定的时期内或者在世界的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内,它反映了建筑艺术或者这种纪念性建筑物的这样的一个艺术,包括城镇规划景观设计方面,所体现的这样的一种人类观念的转变.如果我们简单来概括它,可以说它是一个表达了人类观念的一个转变.那么像这样的例子比如说像德国的一个遗产项目,叫做鲍豪斯学院,这是一个存在了仅仅十几年的一个艺术学校,但是在它存在的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当中,这个学校把古典的或者说传统的建筑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转化为一个现代主义的教育方式.它反映了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人类思想观念、审美观念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化,所以尽管它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它的学校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因为它反映了在这样一个时期人类大的变革时期,人的观念的变化.
历史沿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 静宜园、玉泉山 静明园、万寿山 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佛香阁、排云殿、石舫洋楼等建筑被焚毁,长廊被烧得只剩11间半,智慧海等耐火建筑内的珍宝佛像也被劫掠一空.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冲和”之义.关于挪用的海军军费,经专家考证,一共挪用了7年,每年30万两,占全部修复费用的1/3以上.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
颐和园建筑(12张)  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不过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   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 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颐和园被后人称为最豪华的监狱.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世界遗产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 ”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 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 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100 ,11
下一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