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到底是设问还是反问?

问题描述: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到底是设问还是反问?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唐代韩愈的《马说》一文曾先后被编入1994年和2001年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可见此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地位.但就是这篇名文,教材对此文结尾结尾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字注释有不当或“模糊”处理之嫌.先看1994版教材注释(第65页,注释⑧):[其真无马]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表反问语气.下句的‘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恐怕’.“再看2001年版教材注释(第155页,注释14):“[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前后对照,发现前者对句中两个“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作了明确分析,而后者根本不提“其”字用法.查一下2001年版《教师教学用书》,文中对此二句的翻译是这样的:“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千里马啊!”把它和1994年版的译文对照,可发现有明显不同,这不同在于对末句的理解.1994年版教材的注释是:“恐怕是他们不识千里马吧?”语气上为推测语气;而2001年版译成“其实是他们不识千里马啊”,却是绝对肯定的语气.一推测,一肯定,意思截然不同.问题出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是对句中两个“其”字该如何理解,可以说“其”字的理解,决定着整个句子的理解.
显然,不管是1994年版,还是2001年版,教材对前句“其真无马邪”的理解是一致的.差别仅在于前者具体分析到“其”的用法,而后者却未对“其”另有注释.这不禁让人犯疑:难道1994年版的注释有问题?如果有问题,那这个‘其’究竟该作何解释?2001年版《教师教材用书》“教学建议”中有一点说明(第220页):“其真无马邪,其人不知马也”中两个“其”都作加重语气用.至于加重什么语气,未有说明,只说“读出了语气,自能有所省悟”.查阅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其”用于句首或句中起加强语气作用有二:⑴表委婉语气.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大概”“恐怕”等意;在祈使句里,简单的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吧”或“啊”等字所表示的委婉语气.⑵加重反问语气.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谈到的“其”的用法与上述大致相同:⑴一般表示推测、疑议,有“大概、恐怕”等意;⑵在祈使句中,起加强祈使语气的作用,有劝勉、期望、命令等义;⑶用于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综述上面两位大师的观点,“其”作为语气词作用大致有三种:⑴一般表推测,可译为“大概”“恐怕”;⑵祈使保有中加强祈使语气;⑶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分析至此,我们似乎找到了理解上述两“其”字的方法,即首先判断这是什么句,而后便能领悟“其”加强何种语气.对于前句“其真无马邪”,1994年版和2001年版教材理解上一致,意为“(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为反问句.既是反问句,那么这“其”无疑起加强反问语气之用,而绝非1994年注释的那样:难道,表反问语气.因为“其”字本身并不表示反问,只是加重某种语气.在此句中,句末的“邪”字才表示反问语气.“邪”一般用于句尾,是一个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有时也可表反问语气.可以这么说,此句中去掉“其”字意思并不受影响,“真无马邪?”仍是一个反问句,句首有“其”,只不过加重了反问语气.所以,我们不妨对这个“其”作如下注释: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接下来便是关键的一句“其真不知马也”,说它“关键”,因为这句话对理解全文主旨有着重要影响.上文我们已看到了1994年版和2001年版教材对此句的不同理解“一推测,一肯定.单从“其”的用法来看,确实有“表推测”这一常用用法,这在上面已介绍过,也可能正由于此,1994年版教材才对“其”作了此种注释.我们似乎不该对此理解有何异议,因为这都是有“有根有据”的.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更为重要的问题:学习古文,须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悟出语感,读出语气,进而把握全文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切不可“就词伦词”,不顾“全文大局”.课文对“食马者”的“不知马”是猜测,这是肯定,只要对此文稍作分析,便不难看出.《马说》全文皆围绕“食马者”的“不知马”展开,正因“不知”,所以千里马也不成其为千里马,作者借此评击封建统治者的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首段虽阐述了“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却是为下文揭露“食马者”的“不知马”张本.第二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食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马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到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第三段着力刻画“食马者”的荒唐愚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反而“执策是临之,曰:‘天下无马!’”,紧接着作者用“呜呼”一词领出感慨:“其真无马耶”,承上文“天下无马”,这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后用“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束全文.很明显,这个“作答”不是“推测”,而是非常肯定的,肯定是“食马者不知马”,只有这样才和上文的语气,语势保持一致,才真正深刻揭露全文中心——“不知马”.我们很难想象,若将此句理解成“恐怕他们不识千里马吧”,那作者为何自始至终紧扣“不知马”异型呢?在层层的铺垫蓄势中,作者对千里马的同情叹惋,对“食马者”的愤概、嘲讽已愈来愈明晰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对“食马者”的“不知马”本性也越来越暴露无遗,结尾又岂能以一委婉的猜测语气作结呢?若依从1994年版本的理解,则不但未能正确理解全文主旨,更是大大削弱了文章的理解,则不但未能正确理解全文主旨,更是大大削弱了文章的思想性.所以,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而应依从2001年版教材的理解.
但根本问题还未解决,此句中的“其”字该作何解?在分析“真无马邪”一句时,我们从“邪”这个表反问语气的词上推断此句中的“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同理,我们也可以从“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字上找到突破口,也就是说,只要弄清“也”在此句中的用法,那么“其”的用法便迎刃而解了.“也”字一般用于判断句句尾帮助判断,这是它的基本用法.另有由此基本用法引申出来的用法,其中有一种表示对前面的论断或所说的话肯定或深信不,而“其不知马也”中的“也”字就属此种用法.前面已分析到此句是对前句的回答:是真得没有千里马吗?(此为“问”)言下之意即并非没有千里马,千里马真有的,实际上他们不识千里马(此为答).毫无疑问,这里的“也”字对“不知马”起了断定作用,以这个断定作结,简洁干脆,无半点迟疑、拖沓、犹如乐曲中的尾音,戛然而止,而易韵已尽在其中,因为“不知马”这个结论已无需多言.由此推断,句首“其”字则更强调了“不知马”的确凿性和不容置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其”字起到对“不知马”的肯定,强调作用,如要译,可译为“其实”或“实际上”.虽然在王力和郭锡先生编者的《古代汉语》体系中,都未提到“其”有加强肯定语气之用,但这并不能说明它就没有此种用法.既然大师们们探究出“其”可表推测语气,可加强反问语气,也可加强祈使语气,那么它也应有加强肯定语气之用.在这里,我无意贬低大师们的研究成果,只是希望有更多的同仁来探讨,更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行文将终,我建议在2001年版教材中,不妨对这两个“其”字作一透彻说明,不必模糊处理.因为“其”作为句首或句中的语气词,其用法在前面的课本中已出现过两处,且课本也对其进行了说明.一处是2001版第二册26课《愚公移山》,中有“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河?”课本对“其”的注释为:加在“如……何”前,有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另一处是2001年第四册23课《唐睢不辱使命》,中有“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课文对“其”的理解为“句中表表的语气词”,也即前归纳的“在祈使句中加强祈使语气”之用法.既然前面教材已不止一次对“其”的用法作了分析,那又何必仅对《马说》中这两个“其”字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呢?为使教者少走弯路,使学者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更有系统性和规律性,我建议将这两个“其”的用法标注清楚为好.
写完此文,我深深感悟到:文言文的学习应将词、句、篇三者有机联系,综合考虑,切不可“有词无句”或“有句无篇”,只有将此三者综合考虑,才不致于造成错误
再问: 那到底是设问还是反问,我也知道其的异议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