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妃子侍寝是太监把她送到皇帝那还是皇帝到她的宫里去

问题描述:

古代的妃子侍寝是太监把她送到皇帝那还是皇帝到她的宫里去
皇帝对妃子说“晚上我去你那”但如果是地位较低的妃子没有自己的宫殿怎么办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翻牌
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样重要.对于
皇帝来说,后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后宫有专人负责办理、记
录寝妃进御之事.
周代已有负责君主阴事的阴令.汉代的掖廷令“昼漏不尽八刻,白录所
记推当御见者”.就是在夜晚来到之前,记上当日谁侍御寝.东汉以后这件
〖文章来源: 春秋中文网 中国深宫实录——深宫女性生活 47iTgH〗
任务由宦官负责.各个朝代,宫中都有一本备忘录,专记皇帝御幸之事,以
备日后查考.如同外廷大臣克尽职守一样,负此职的宦官也是一丝不苟.
北魏文成帝偶然登楼四望,见平城宫内有一位美人.文成帝问左右的人,
“此妇人佳乎?”众人一致赞同.于是,文成帝走下白楼,向美妇人走去.
二人宿于斋库.该女李氏因此怀孕.
日后皇太后查问,恰有守库者在库墙上记下了当时的时间和事件,两相
核对,无差错,李氏怀的这个胎得到了承认.由此可知,皇帝办事固然随心
所欲,记录者也能捕捉到踪影,守库者本不负责此职,事关重大,也得及时
记录.
明代,文书房宦官负责记录皇帝每晚寝宿所在及所幸宫嫔名字.女官彤
史,负责记录后妃宫女被幸於皇帝的寝所.看来,明代是双重记录,宦官与
女官,各根据皇帝、后妃宫女的形迹,分别记录.
明神宗最初偶然御幸宫女王氏,事后隐讳不言.后来王氏有了身孕,太
后急于抱孙,查验了文书房的记录,然后向神宗说起此事,神宗不愿承认.
太后遂命人将内起居注拿来让他看,神宗才不得已承认了.神宗这种态度是
因他不再对王氏感兴趣,但明代惯例,宫女被幸后怀孕就要进封为妃.他不
愿封王氏,只想蒙混过去.
后妃宫女的佩物——环,在皇帝的御幸制度中有一定的意义.“环”与
“还”同音.后妃在侍寝时寻问皇帝何时回去不直言,而是用佩玉鸣佩环,
问:“何时大刀头”?这又拐了一道弯,因环系於刀头,使用刀头代指环.
如后妃宫女遇月经,不能侍寝时,也不能直言,而是以丹注面,灼然为识.
蜥蜴因其特有的用途被称为“守宫”.蜥蜴被用朱砂喂养於器皿中,因
以朱砂为食,身体尽赤,食满七斤以后,将其捣成碎末.用这些赤色粉末涂
在或点在宫女肢体上,可以终身不灭,但有房事时则灭.李贺《宫娃歌》中
有句诗“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下朝后走向后宫的皇帝,脚步有些徘徊,打不定主意去找谁,今夜宿在
何处.风流皇帝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女子多至四万,不知道怎样安
排她们为他服务.后来,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宫嫔集中在一起,
让她们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
媒人.
春秋季节,唐玄宗令后宫女子们在门前栽花,玄宗追随着一只蝴蝶走,
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称此法为蝶幸.
由于进御的女子太多,玄宗难以一一记住她们的姓名和相貌,便又发明
了一则风流办法,将已进御的宫女臂上,打上“风月常新”之印,再渍以桂
红膏,使印记牢固,经水洗不褪色.
自杨贵妃入宫,夺得皇帝的独宠后,锉角媒人、蝴蝶和“风月常新”印
都派不上用场,后宫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织女诉幽情.
唐敬宗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意也是决定侍寝之事.用竹皮做弓,纸做
箭,纸中间密贮龙麝末香.宫嫔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
了无痛楚.后来宫中流传着“风流箭中的——人人愿”的话.
西晋武帝的后宫生活是和羊车联系在一起的.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之
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说司马昭握朝中大权,想取代皇帝,但他
至死也没有下定决心.他的儿子司马炎早就不耐烦了.权臣虽然有权,但色
欲的满足却比不上皇帝,权力即使大过皇帝,也不能象皇帝一样享受无数的美色.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就已经对老妻厌烦了.司马懿曾卧病在床,正室张
春华已经色衰爱弛,蹑手蹑脚地前来照着丈夫.司马懿一见这个黄脸婆就骂
道:“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张春华又羞又恨,要绝食自杀.司马昭兄弟
们都同情母亲,也跟着绝食.司马懿发现连累了儿子们,忙向张氐致歉,张
氏和儿子们才开始进食.事后司马懿私下对他人说:“老物不足惜,虑困我
好儿耳!”.
司马炎三十岁那年,司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禅让,自己
登上了帝位.他要好好享受只有皇帝才可享受的待遇.祖父的委曲他不会再
遇上了,后宫有的是美人.晋武帝开创了后宫万人的历史纪录.
由於宫嫔数量太多,晋武帝最初也头痛于到何处过夜.后来,发明了羊
车,用羊车载着他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游,羊停到谁的门前,就由谁来侍寝.
宫嫔们都盼望皇帝的羊车在自己的门前停下.这时,便有聪明的女子显示智
慧了,她们用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汁洒在通往门口的小路上,引诱羊舐着盐
汁,顺路走到门前,吃门上的竹叶,于是,车子就停了下来.
从此,羊车成了后宫的传世宝物.南朝宋文帝乘羊车经过诸嫔妃房前,
羊总在潘淑妃的门前停下来,舐地上的盐水.文帝见到潘淑妃,感叹地说,
“羊都为你留连,何况人呢?”潘淑妃由此爱倾后宫.
后宫进御是否有规律道理可循?五代后梁的一位国子博士崔灵恩的研究
结果是:后妃进御,十五日轮一遍,从最低位的妃子开始,与月亮的规律相
配.月初最小,越来越大.月亮象征阴,也象征女性.月晦和月望即每月初
一、十五是需要谨慎的,所以古代君主不在这两日御于内,因为晦者阴灭,
望者争明.
《春秋》上说“晦阴惑疾,明谣心疾,以辟六气”.九嫔以下,每九人
中进御一人,八十一女御占九个晚上,世妇二十七人占三个晚上,九嫔占一
个晚上,三夫人占一个晚上,以上共十四夜,皇后独占一个晚上,共十五夜.
上半个月按上述安排进御,下半个月从十六日开始,由皇后起,再御九嫔、
世妇、女御,与月亮由盛而衰相对应.至于年龄上的规定是,九嫔以下,女
御以上,到五十岁停止进御.三夫人和皇后不在此例.
古代学者的这套理论显然牵强附会,也不能为古代帝王们接受.皇帝拥
有众多的女性,是为了满足色欲,哪一夜由谁来侍寝取决于皇帝的兴致,如
果皇帝没有兴致,也可以独寝.如果按照崔灵恩的安排行事,岂不成了一种
劳役,周而复始,个个点卯,还有何种乐趣?
明代后宫,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挂起两只红纱笼灯.
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于是,
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他各宫均卸灯寝息.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希求宠
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明代皇帝第一次临幸嫔妃的住所,要铺宫,由宦官将房间装饰一新,该
承幸的妃子也要有相应的装饰.
皇帝临幸之所照例焚香,香气异常,其用意有宫词道出“参于鼻观气非
清,脉脉遗芳媚寝情.雨迹云踪易牵引,莫容轻露上空明.”
一次,崇祯皇帝来到一间便殿,觉得有团异香浸入心脾,心怦怦直跳,
问近侍这是什么东西?回答是:“圣驾临幸之所,例焚此香.”崇祯叹息道,
“这是皇父、皇兄所以话不长的原因啊(原文:此皇考、皇兄所以促其天年
也)!”于是,禁用此香.其实焚香之例,古已有之,唐诗人张籍在《焚宫
行》中有句:“下辇更衣入洞房,洞房侍女尽焚香.”
清代嫔妃侍寝与各代不同,不再是皇帝亲自登门.清代皇帝自有一套制
度.每日晚膳时,决定哪一个妃子当晚侍寝.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
面上是该妃子的姓名.备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
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
皇帝晚膳用完,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
“去”.若有所属意,就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太监拿过此牌,
交给另一位太监,这位太监专门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背扛到皇帝的寝
所来.
出于清代皇帝高度的戒备心理,防止妃子中出现刺客,妃子必须裸体来
到皇帝寝所.方法是妃子被带到离皇帝寝所不远的一间屋里脱光衣服,宦官
用红锦被或大衣将她裹上,扛上肩,背进皇帝的寝所.到帝榻前,去掉外裹
的红锦被或大衣.
后面发生的事情当时人的记载道,“届时,帝先卧,被不复脚...妃
子赤身由被脚逆爬而上,与帝交焉.敬事房总管与驼妃之太监,皆立候于窗
外,如时过久,则总管必高唱曰:是时候了.帝不应,则再唱,如是者三.
帝命之入.则妃子从帝脚后拖而出.驼妃者仍以氅裹之,驼而去.去后,总
管必跪而请命曰:留不留?帝曰:不留.则总管至妃子后股穴道微按之,则
龙精皆流出矣.曰:留.则笔之手册曰:某月某日某时,皇帝幸某妃.亦所
以备受孕之登也.此宫禁中祖宗之定制也.”
若皇帝住在圆明园,这套方法就不必了.膳牌之法仍旧.皇帝在一年中
的大多数时间住在圆明园,觉得那里更自由一些,又可以不破坏紫禁城内的
祖宗规矩.皇帝一般在年终回宫,一、二月又返回圆明园.
清帝召幸嫔妃,照例在门前倒悬红灯,在行宫也是这样.
宫女们入宫时梳辫子,一旦被召幸并获得名号,就要把头发盘上去.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