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帮我写一篇 对三农问题几点认识 的论文

问题描述:

谁能帮我写一篇 对三农问题几点认识 的论文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摘要:本文从分析农村经济与政策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农村社会发展与政策之间的高度依赖关系,进而分析“三农”问题所面临的困境以及现行的主要政策选择及其潜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有必要在“三农”内部寻求政策发力点;二是针对现有政策建立起政策推动机制;三是制定总体政策蓝图,寻求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期应对之道.
关键词:三农 三农政策 农村现代化
一、 从GDP增长看农村社会发展的政策依赖性
中国经济持续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通过对农业部门的分析我们能发现,农业部门始终存在着较总体经济更加不稳定的增长结构,无论农业部门GDP的总量还是其增长率,都能印证这一点,而增长的时序变化则与相应时期农业政策的变革力度息息相关.
1982—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发布了中央1号文件,把每年的首要工作布局均放在了三农领域,通过大胆的谋篇布局,切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的生产关系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持续不断地进行了深化调整工作.正是这几年的大动作,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体现在GDP上就是农业GDP增长率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明显降低,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一个例证就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曾是农村居民住宅建设的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政策效果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80年代末.
20世纪80年代末,农村经济进入了平台期,增长幅度逐渐趋缓.自1993年开始,农业GDP又进入了一个快速上升时期,但是,结合当时的经济背景来看,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快速的通货膨胀引起的名义GDP的大幅提高,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正处于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发力期.1995—1996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保护价收购政策,由于粮食价格较高,1995年农户家庭当年从粮食作物获得纯收入比1990年增加了1448元,占同期农民家庭纯收入增加值3776元的38.3%,占同期农民家庭全年纯收入增加值5635元的25.7%.这说明在保护价政策实施的初期,保护价政策对于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但是随着其后粮食价格的不断下滑,农户家庭粮食作物纯收入由1995年的2436元减少到2000年的1499.21元,减少937.34元,粮食作物减少值占种植业纯收入减少值的90.67%.对于家庭经营中非农产业不发达,种植业结构单一的粮食生产农户来说,粮食价格的不断下降成为农户收入水平增加的主要制约因素[ 2 ].由此可以看出,在保护价实施初期,由于政府维持了较高的收购价格,使得这一政策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但其后随着政府不断下调保护价标准,同样又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以粮食保护价政策为中心的农村经济政策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十分明确.
1997年以后,农村经济再次进入平台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连续多年的负增长.期间,中央虽多次出台农业新政,但均未能扭转发展乏力的局面.究其原因,可以说一是因为农业内部缺少内生增长的有效机制,二是庞大的冗余农业劳动力和二元制的社会结构限制、消耗了农业自身发展的有限资源,而同时又缺少外部资源的注入.
2004—2005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直接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政策运作的目标.2004年采取“两减免、三补贴”等更为直接的政策措施,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创纪录的2600多亿元.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力于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作为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心.从2004年的政策效果来看,2004年度仅“两减免”、“三补贴”就使农民直接得到实惠451亿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4元,比2003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6.8%,打破了1997年以来的低速增长局面,粮食总产量达到9390亿斤,超过预期的9100亿斤,增产9%,实现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重政策目标[ 4 ].
再回过头来对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农业领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审视,足以看出政策导向式的发展特征伴随了农业经济的每一个高潮与低谷.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1号文件,以前的重点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可以说是在农村经济的内部进行的成功变革,这一基于体制自身的变革基本上已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达到了其效力的极限;而后两次均把政策目标直接指向了农民增收上.虽然2005年度的中央政策更进一步提出了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但无论是从政策本身的功能还是从农业领域的现状来说,政策性依赖仍是目前农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发展特征.
二、 当前“三农”问题的困境
总的来说,农业经济的最大困境还是其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不足.仅就2005年与2004年作一个对比,2004年“增收”效果可谓满意,但从2005年的上半年情况来看,同样的政策力度若想取得与2004年相似的目标的难度已明显加大.一方面2004年农产品价格较之2003年有很大的提高,农产品产量达到历史新高,加之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减免农业税、增加直接补贴等措施均能对农业的生产生活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2005年一季度,农产品价格已有所回落,同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却难以有新的提高.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制约机制将使农业产出效益在现有的生产率水平上迅速达到封顶状态.长期的发展轨迹说明,政策成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有效的依赖,而这一依赖同时又是不可靠的、难以持久的.
当前“三农”的困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述.
1. 人口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2003年底,全国农业人口有9亿3千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5%,其中农业劳动力3亿1千万,占农村劳动力人口的63.8%;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9.1%,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23.8%;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仅为35.0%,城乡消费水平比为3.4∶1[ 3 ].
据有关方面统计,200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指数为3.1,大大高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小于1.6的水平;如果考虑城镇居民享受各种福利和补贴的因素,我国这一指数还会更高一些.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为2.10,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为4.16,而美国、加拿大、意大利和印度同期的地区收入差距指数分别为1.58,2.30,2.24和3.26.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占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份额达到80%以上.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农业经济总量很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4.8%,另一方面,农业人口却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而2004年之前,这14%的农业经济总量不但要维持占总人口70%的全部农业人口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供养了以地方财政为基础的数量巨大的各类财政供养人员.从每百万美元GDP的财政供养人员比例来看,美国为2.31人/百万美元GDP,法国为3.46人/百万美元GDP,日本为1.38人/百万美元GDP,英国为1.58人/百万美元GDP,而中国则为39人/百万美元GDP[ 5 ].既使按全国平均水平来衡量农村人口的人均财政负担,比例也相当之高.
与此同时,几乎全部的乡村建设、教育、卫生资源建设等关系生产发展和劳动力资源再生的各项投入,绝大部分都落在了农业人口自己身上,换句话说,农业人口的生老病死花费基本上都依靠其自身的收入,低收入也就意味着低投入.以卫生事业为例,我国卫生财政支出约整个财政的2%,而全部投入资源的80%分布在城市,只有20%分布在农村.
农业社会几乎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建国后几十年的“抽农补工”政策以及“两种户籍”造成的农业人口的大量积淀,演变成今天似乎回天乏力的局面,几乎任何异乎寻常的大举措在根深蒂固的“三农”问题面前都像是花拳绣腿,人口压力与当前农村经济的现状之间存在着强大的离心力量,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凝结了层次复杂的各种矛盾.
由于农业经济先天的脆弱性以及其长期以来薄弱的基础,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在市场化进程中几乎没有任何主动权、话语权,而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一直都在低产出、高负担的恶性环境中艰难地发展,在这其中,人口的压力又处于一个绝对中心的位置.
2. 社会资源压力与内在发展动力的不足
在人口压力不断增大的条件下,农村社会的自然资源供应总量也已接近其潜在的最大值,在现有条件下,农村社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已出现瓶颈效应.从最基本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来看,形势均不容乐观[ 6 ].而在社会再发展资源(如金融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同样面临根本性的制约因素.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多年以来,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都是减少的,其中生态退耕所占比例最大.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一方面,要还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之债,大力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城镇化建设也将有新的发展高峰,伴随着城镇化加速,相应的建设用地比重也会提高,这些都必然以牺牲耕地为代价,耕地形势将更为严峻.
表1 1998—2003年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7 ] 单位:千公顷
年末实有 年内新增 年内减少 年内净减
年份 地区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耕地面积 建设占用 灾毁耕地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面积
1998 129,642.1 309.4 570.4 176.2 159.5 164.6 70.1 261.0
1999 129,205.5 405.1 841.7 205.3 134.7 394.6 107.1 436.6
2000 128,243.1 603.7 1,566.0 163.3 61.7 762.8 578.2 962.4
2001 127,615.8 265.9 893.3 163.7 30.6 590.7 108.3 627.3
2002 125,929.6 341.2 2,027.4 196.5 56.4 1,425.5 349.0 1686.2
2003 123,392.2 343.5 2,880.9 229.1 50.4 2,237.3 364.1 2,537.4
在人力资源方面,表2列出了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的统计情况,同样能看到,对三农发展最具有长远价值的人力资源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面.“三农”内部人力资源的积累与再生机制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所需,人力、科技资源的积累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和阻碍.
表2 2003年农户家庭人口与劳动力情况[ 8 ] (每个农村居民户)
指标名称 单位 全国 东部 中部 西部
被调查户数 户 20283 6876 7354 6053
家庭常住人口 人 4.08 3.95 3.91 4.41
农村人口 人 3.84 3.68 3.73 4.16
家庭劳动力 人 2.50 2.48 2.45 2.59
其中:农村劳动力 人 2.38 2.33 2.35 2.49
在农村劳动力中:
1.文盲、半文盲 人 0.31 0.30 0.30 0.34
2.小学文化程度 人 0.86 0.79 0.92 0.87
3.初中文化程度 人 1.05 1.05 1.00 1.11
4.高中文化程度 人 0.16 0.18 0.14 0.16
在农村劳动力中:
有专业技术职称人数 人 0.11 0.11 0.09 0.13
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人数 人 0.17 0.17 0.14 0.19
在家庭劳动力中:
1.从事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1.38 1.10 1.46 1.59
2.从事非农业家庭经营劳动力 人 0.25 0.28 0.21 0.25
… … … … … …
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 天 205 195 204 216
全家外出从业劳动力数 人 0.87 0.78 0.89 0.96
… … … … … …
注:…表示省略了部分内容.
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中有71.9%在外出务工,而专职从事农业经营的家庭劳动力只占55.2%.以北京市为例,2004年全市286.5万外来农民工中,96.9%的人年龄在15岁至49岁之间.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上的人数为240.9万人,占全市农民工的比重为84.1%,其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9.7%.在全部农民工中男女比例相差较大,男性199.9万人,女性86.6万人[ 9 ].可见,农村中最富有生产力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在为城市的发展服务,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一趋势会更为明显.这也就意味着,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已经釜底抽薪,所投入的单位人力资本价值日趋降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家庭劳动力的负担比是1.54,从事农业家庭经营的劳动力占农村人口的比例是35.9%,按现有的从事农业经营的劳动力数量并把1.54的人口负担比计算进去,农村户均人口应为2.12,与现有的3.84相比,即使按现状计算,农村人口中完全属于冗余的人口比例也达到了44.8%,而这些人口的生存与发展并不能得到多少基于社会的外部给养.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人力资本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社会保障等基础性资源的缺失仍将限制农业人口的发展,即使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能够有很大突破,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也将阻碍其自身的受益能力,内在发展动力的缺失是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障碍,任何投入都会像雨水一样迅速渗漏,发展资源的不足与发展动力的缺失将形成三农问题中一个长期的且互为因果的根本性矛盾.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100 ,11
下一页: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