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

问题描述:

英语翻译
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这句话是苏轼在阐述自己的文学创作尤其是散文创作的观点时所说的.这种文学创作水平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也许只有大文豪东坡先生才能,才敢出此语.
译文:探求事物的精妙之处,就像击打捕捉清风和影子般飘渺,能够让事物形象在心中清晰明了的人,大概在千万人中也遇不到一个,更何况能通过语言和行为来使事物形象清晰明了?
这便是苏轼所追求的“词达”的文章写作境界,讲求文章通俗易懂,反对艰深刻薄、华而不实的文风.这句话阐释了苏东坡对于文章风格的追求,同时这种追求满足了当时古文运动中“文以载道”的具体要求.
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对这段话也有引用.并认为这种平坦通俗,平中见奇的艺术风格追求恰恰是苏东坡文章千古流传的精妙之处.
他说作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词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则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扬雄好为艰深之词,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在此为风格做解释,苏东坡很巧妙地描写了他自己的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他是把修词作文的秘诀弃之而不顾的.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言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他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果能表现精妙而能得心应手,则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便能不求而自至,此处所谓文章的简洁、自然、轻灵、飘逸,也就是上好风格的秘诀.具有此等特性,文章便不致于索然无味,而我们也就不怕没有好文章读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
下一页: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