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在那一年废除汉字,目的是什么

问题描述:

朝鲜在那一年废除汉字,目的是什么
朝鲜增经是汉字文化圈的一员,是在什么时候废除汉字的使用呢,动机和直接原因又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韩国李氏朝鲜时代,汉字的认识被视为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界线.李氏朝鲜末期,一部分的韩国民族主义团体开始了训民正音(谚文)的振兴运动,这个振兴运动直到西元1919年8月22日日韩并合后才结束.  在日本统治时代,总督府所颁发的朝鲜教育令规定了一个星期中朝鲜语的教育时数,使之普及.但朝鲜语文并不被当作官方语文或文字.此外,谚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止使用.  独立后,由于民族主义的影响,朝鲜对于日本统治时代汉字的使用与中国古代的册封体制非常不满.汉字被排斥,而将谚文提升为国家文字的声音则逐渐扩大.1948年施行的谚文专属用途法(简称:谚文专用法),是汉字被依法废除的法源.法律全文如下:“大韩民国的公文必需使用谚文书写.然而,在过渡期间,可以在谚文后方以括号形式插入汉字”.但公文的定义、过度期间的定义、施行细则、违反者的罚则皆没有明确规定.法律学家认为此法仅是一项宣示而非法律.  李承晚时代,又施行小学的汉字教育.朴正熙则倾向废止汉字,1970年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但是舆论强烈反对废止汉字,1972年撤回汉字废止宣言,中等学校以及高等学校的科目汉文(即汉字教育)复活.然而,由于汉文被列为选修科目、几乎不需要考试、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实用导致学生对于汉字没有学习动机.另外,韩国又禁止在小学阶段进行汉字教育,私下进行汉字教育的小学老师会因为“不配合国家教育政策”被惩戒、免职……等处分.  1980年代中期,韩国的报纸、杂志……等,开始逐渐降低汉字的频率.这是因为几乎没接受汉字教育的世代(谚文世代) 占了多数,使得使用汉字的出版物无法卖.谚文专用派的战略不是由于禁止使用汉字被而使用谚文,而是由禁止汉字教育使得一个世代不认识汉字的“安乐死”战略.实际上,朝鲜语中的汉字只有一个音节,照理来说,谚文不会像日文的平假名一样需要好几个符号以表示汉字,汉字废止一般认为可能.  但是,因为朝鲜语中的词大半由汉语而来,使用谚文来理解文章脉络是很没效率的.另外,抽象的学术用语不用汉字的话,要做到正确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在1990年代后半,完全不识汉字的世代刚刚完成,由于上叙事情的切身体验,在一连串的讽刺中,要求汉字复活的声音也逐渐地放大.在1998年,当时的韩国总统金大中发表汉字复活宣言.这次,在总统的指示下实现了道路标志和火车站(韩国国铁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用汉字标站名)、公共汽车站的汉字并记.但是,由于谚文专用派的抵抗也根深蒂固,希望规定小学的汉字教育为义务教育与年轻人应用汉字于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诉求并未实现.因此,现在感受到汉字的必要性的韩国国民只能透过付费给汉字补习班来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汉字.  关于谚文专用派的主张,以前是:“不是丢弃汉语,而是透过谚文来写汉语.”(中心为:谚文学会)但它最近变成:“用原有的固有语言来翻译所有学术用语.”(国语醇化运动).汉字复活派则主张:“如果确实地实行汉字教育,则全部的学术用语皆可直接理解.”而谚文专用派则以“掌握研究整体内容,就算不知道汉字,学术用语还是可以理解”反驳.但是谚文专用派也承认,中国的四字熟语和故事成语,如果你不知道汉字,则无法理解其中意涵.另外,贱出名将事件这个的书写不使用汉字写作,那么结果也就会大不同.  至于要谚汉混用还是谚文专用呢?在全国的民意调查中各占了一半,政治家对于这个问题也面有难色.独立以来,这个在韩国不断的文字争论被称做“60年文字战争”.  2005年,李在田的死去使得汉字复活运动的力量开始减弱,谚文专用派反扑.同年一月,国语基本法规定公文书的汉字以括号使用,当法律制定后,总统令的力量变得有限.在那之后,汉字混用的法律改为谚文意译,道路标识用汉字也被改为对象是中国人的简体字.公共汽车店的汉字并记也宣告中断.  另一方面,也有韩国人有肯定汉字教育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可以写汉字,那么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地之间即可用笔谈的方法来沟通.丢掉东亚的共同语言汉字就是减少国际竞争力.由于这个观点,使得汉字在企业的面试中的分数比重增加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课时练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