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舍身的典故?大虾们谁知道佛舍身的典故呀呀~叩谢!

问题描述:

佛舍身的典故?
大虾们谁知道佛舍身的典故呀呀~
叩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不知你要找佛舍身救人的故事还是佛舍利的故事,一共给你贴的三个,别忘了加些分啊】
  1·割肉喂鹰的是释迦摩尼的前生.有一位护念众生、慈悲为众的萨波达国王,舍身饲鹰是完劫,悟道成佛.“无始劫来我丧身无数,却丝毫无益于一切众生,如今我愿以此身誓求佛道.”“我发心救护一切众生,不求尊荣快乐,只愿早日悟道成佛”.于是感天动地完劫成佛.
  2· 阿媛
  在民间传说中,观音菩萨是天竺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妙善,她从出生就没有见过父母,一直因为躲避宰相的追杀而远避它乡,在养父母的慈爱和关怀中幸福成长.十二岁时因为偶然发现生身母亲的信物而知道自己的身世,越发对养父母产生敬爱和感恩之心,同时也萌发对身生父母的思念与想往.
  妙善公主天生悲天悯人,就是对一棵小草也爱惜备至,她十六岁出家学道,法名:观世音,意思是:观其世间的音声,关注众生的疾苦,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有缘必度.她先后收善财童子和小龙女为徒弟.在她道果还未成熟那年,师徒三人来到妙庄王城,还未进城,她突然感到心疼欲裂,掐指一算,是至亲的亲人有难.她们急匆匆赶到城里,看见粘贴皇榜的地方人山人海,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她们进前一看,是妙庄王宫为王后粘贴的招贤榜,大概意思是王后近年来日思夜想失去的三公主,加上国事纷扰、偶感风寒,遂发急病,全国上下无有能医者,现王后病体沉重,有能医者,揭榜为据,若能让王后痊愈,必定予半壁江山为谢!
  妙善看见“王后日思夜想失去的三公主”几个字,不由得心疼难忍,潸然泪下.想想母亲怀胎十月,担惊受怕,妊娠反应,苦痛不堪,直至生产,血流如注,未及慈爱,被迫分离,思念牵挂,肝肠寸断;二十几年苦痛煎熬,身心憔悴,如今命悬一线,还不知道女儿在何方?她毅然揭榜在怀,早有官兵报告王宫,不一会就来了许多官兵,为首的一个看着妙善年轻貌美,清逸不凡,不像是医生,疑惑的问:“是你揭的榜吗?”妙善说:“是我揭的,赶快让我进去,耽误了王后的病情,你吃罪不起!”
  来到王宫,见到日夜思念的亲娘,妙善强忍泪水,上前为母亲诊脉,母亲气血已乱,气若游丝,已经危在旦夕.恰在这时,宰相突然闯入,以审查医者为名,想进一步干扰王后的治疗,当他看见妙善时,心里为之一振,他也是修道之人,颇有功力,他看出妙善就是三公主,便对妙庄王说:“王后的病,只有用亲生儿女的血肉做药引才能治好.”又对着妙善阴狠地说:“我说的对吗?这是《医典》上记载的,王后思念女儿成疾,解铃还需系铃人,只能用亲生女儿的血肉治疗.”妙庄王问旁边的太医:“是不是有这种治法?”太医回答:“回禀陛下,医典,医书都有这种记载,但是我们都不曾试过,请陛下三思!”国王对王后一往情深,他不愿失去王后,便下令叫来妙可,妙心两个公主,要她们为王后割肉治病.大公主妙可听说要割肉给母亲治病,吓了一跳,沉思一会说:“父王,我看还是把这个为母后尽孝的好事让给妹妹做吧.”二公主妙心急切地回答:“还是姐姐做吧!”两人推来推去,谁也不愿意割自己的肉为母亲治病.
  这时, 妙善上前向妙庄王施礼道:“贫僧愿意割肉救治王后的病,请陛下恩准!”妙庄王看着端庄美丽的妙善,长叹一声道:“亲生女儿都不愿意做的事,你怎么愿意呢,这是为什么?”“她是一位贤德的王后,况且王后与贫僧有缘,望陛下成全贫僧的心愿.”妙善含着泪水恳求道.妙庄王感动地说:“你真像我的三公主,她要是活着,也跟你一样大了.”说着不由得落下泪来.妙善一看,差点想扑进妙庄王的怀里叫声“父王”然后大哭一场.但是不能,还不是时候,.妙善叫人赶快割肉为王后煎药,在场的所有人,除了宰相暗自得意的冷笑以外,个个掩面落泪,感动不已.厨夫双手颤抖地割下妙善左手臂上的一大块肉,奇怪的是肉割下来,血就止住了.太医们赶快为妙善敷上金创药,仔细的包扎好伤口.妙善自始至终忍着剧痛,一声不吭.她在心里欣慰的想:终于可以报答一点母亲的恩情了.
  她日夜守候,亲自给王后煎药喂药,三天后,王后的病就好了.王后紧紧握住她的手说:“你真像我的女儿,一看见你,我心里就爱的不行,以往的忧苦一点也没有了.”妙善忍住泪水笑笑说:“贫僧也希望您是我的母亲,我一看见您,就觉得格外温暖和亲切,请允许我在您的膝下靠一靠,我要体会一下承欢膝下的母女幸福.”王后紧紧抱住妙善,那种情脉一通的喜悦和感动溢满心间,两人泪水盈盈,久久不愿分开.王后暗暗发愿:“如果她是我女儿,就让我的泪水平复她的伤口.”于是王后说:“孩子,现在只有我们俩,我叫你一声女儿,你把伤口给我看看,行吗?”妙善看着王后恳求的泪眼,答应了她的要求.
  王后轻轻抚摸着妙善的伤口,心疼万分,泪水奔涌,这时奇迹发生了,王后的眼泪滴在伤口上,伤口立刻平复如初.她大叫一声:“啊!我的心肝,我的宝贝,我日夜苦盼的女儿,你终于回来了!”母女相见,悲喜交集,涕泪横流,多年的渴望化作幸福的拥抱,妙善哽咽地请求母亲坐好,她要对母亲行跪拜礼,她脱去戒袍,深深地对母亲行了三个跪拜礼,感恩母亲十月怀胎之恩,感恩母亲牵挂思念之恩,祝福母亲福寿绵长,吉祥如意!
  尽管王后舍不得离开女儿,但是为了女儿不再落入宰相之手,也为了女儿早日修成佛道,铲除以宰相为首的一批祸患,保证国泰民安,人民安乐幸福.母女俩还是忍痛依依惜别,妙善要继续在珞珈山修炼,等待她的是更艰巨的行程,她要为天下苍生修行菩萨道,等到道业成就,再来和父王及所有亲人相见,度他们入佛门,救他们出苦海.
  妙善和善财童子,小龙女师徒三人迎着朝阳,在王后慈爱的目送中踏上修行之路.他们走到哪里,就把祥瑞和慈和带到哪里.只要有他们在的地方,必定是惠风和畅,祥光万里,彩气千条,人心柔和而欢喜
  3·
  根据《金陵梵刹志》的记载,早在三国东吴孙权在位的时候,佛教尚未兴盛;赤乌十年(247),有一位天竺高僧康僧会大师来到了当时的南京城——建业,搭建茅屋以供奉佛像,当街随机说法.从当时的吴国人来看,佛教还是件新鲜事物.而康僧会所着的服饰奇特,行为怪异,路人纷纷驻足评论.于是,便有官员启奏大帝孙权,“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恒,事应检查.”吴主孙权便召见康僧会,问其所传之法有何灵验之处?康僧会说:“如来迁迹(去世),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方.昔阿育王起塔,乃八万四千……”孙权认为这是夸张荒诞之词,就让他献上舍利,说道:如果真有你所说的舍利,就为你建寺造塔;如果是虚妄之词,我东吴可是有法度的国家!言下之意,如果没有舍利的话,就要治康僧会的罪.
  康僧会请求给他七天的时间,回到茅屋之后,召集徒众说:“佛法的兴废,在此一举!”于是洁斋于清静之室,将一个铜瓶供奉在香案之上,日夜烧香礼拜,迎请舍利降临.七日的期限到了,却寂然无应;康僧会请求再延长七天,孙权应允了;可十四天过去了,依然不见舍利降临.孙权说:“你这分明是在糊弄寡人.”便要治康僧会的欺君之罪,康僧会又请求再给七天时间,孙权再次准许了.康僧会对徒众说:“佛法灵验,应该降临,只是我们这些人没有感应,当以誓死为期!”时间过得很快,七天又快过去了,还是没有舍利降临,众人都非常害怕,慌乱起来,只有康僧会烧香礼拜不止.就在这天夜里五更,忽然铜瓶中铿然有声响,康僧会亲自前去看视,果然得到了舍利.经过三七之期二十一日,日夜虔诚祈求,感得舍利凭空而降,应现在铜瓶之中,大显威神,这便是感应舍利的由来.
  天明之后,康僧会怀抱铜瓶前去进见孙权,满朝文武都来观看,只见五色光彩闪耀在铜瓶之上,众人赞叹不已.康僧会又道:佛舍利坚实无比,无物可摧.孙权闻言,就下令将舍利放在铁砧之上,让力士手持铁锤用力敲击,结果砧锤都打出了凹槽,而舍利完好无损.孙权大为叹服,随即为康僧会大师建寺造塔,供奉感应舍利,因为这是江南最早的佛寺,故名建初寺,塔名阿育王塔,就是后来大报恩寺的前身,而江南佛教也因此逐渐兴盛起来.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一道物理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