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翻译下列古文(急用)

问题描述:

帮我翻译下列古文(急用)
1、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2、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
3、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加以情有憎爱,趣有异同,假使圣如伊周,贤如墨杨,求诸物议,孰免讥嫌?昔子贡问于孔子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盖以君子小人意必相反,其在小人之恶君子亦如君子之恶.将察其情,在审其听,听君子则小人道废,听小人则君子道消.
4、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野,或激之
;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
者而后言,其(言哥)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时在父亲的枕中看到古代的《笔说》,就偷来读.父亲(发现后)问:“你为什么偷我秘籍?”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说:“你看《笔说》.”父亲见他小,怕他不能守住秘密.就对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传授给你.”王羲之诚恳的请求父亲:“现在就给我用吧.倘使等到我成人,恐怕会埋没幼年的才华.”父亲很高兴,于是就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书法便大有长进.卫夫人见了后,对担任太常官的王策说:“羲之一定是看了《笔说》,最近看他的书法,已有了老成智慧.”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2.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祸害啊.
3.人的才能和德行,从古代到现在就很少(有人)全部具备,如果任用长处然后补充缺点,那么天下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只看见短处就舍弃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录用的人了,再加上感情有爱恨之分,志趣有所不同,如果圣明的像伊尹,周公,贤德像墨翟,求他们好坏,谁能避免被讥笑.从前子贡问孔子:"一个乡村的人都喜欢,那该怎么办?孔子说:"不能肯定.''一个乡村的人都讨厌,那该怎么办?"不能肯定''不如乡村的人喜欢就任为好,不喜欢就讨厌他.”那是因为好人和坏人行事必定不同,就好像小人讨厌君子也像好人讨厌坏人,要认真调查清楚实情,听君子的话那么小人就会道废,听小人的话那么君子就道消.
4.一般说来各种事物处在不平静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草木本来没有声音,风摇动它就发出声响.水本来没有声音,风震荡它就发出声响.水浪腾涌,或是有东西在阻遏水势;水流湍急,或是有东西阻塞了水道;水花沸腾,或是有火在烧煮它.金属石器本来没有声音,有人敲击它就发出音响.人的语言也同样如此,往往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才发言.人们唱歌是为了寄托情思,人们哭泣是因为有所怀恋,凡是从口中发出而成为声音的,大概都有其不能平静的原因吧!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高数一指数函数
下一页:必修五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