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明朝的文化,例如服饰.

问题描述:

有关明朝的文化,例如服饰.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明代服饰
明代服饰是中国历史上“汉官威仪”的集大成者.明初废弃了元朝服制,并根据汉族人民的习俗,将服饰制度作了重新规定,这就从指导思想上确定了明代服饰要恢复与体现汉官威仪——即中国汉民族的古制、封建的等级与尊卑贵贱.明代对帝后、文武官员、庶民服饰的样式与尺寸、衣料、帽顶、绣样、色彩,乃至鞋履都有严格规定,因为服饰最能“辨贵贱,明等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晚明万历以后,明人的服饰发生了剧烈和显著的变化,显现出绚丽多姿的风采,妇女的着装与衣饰,更是争奇斗艳.这一时期,男子的巾帽主要有乌纱帽、网巾、四方平定巾及六合一的统帽等;妇女的服饰主要有衫、袄、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可以说,“美”入民家是明代服饰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和引人注目的社会风尚.
明代绘画
明代的绘画艺术,最主要的特点是画派纷呈,名家辈出,大体可以归结为以两宋画院风格为代表的院体画和以元代黄公望、吴镇、王蒙以及倪瓒为代表的文人画两大传统的发展变异.明初在相当一段时期里,追求雍容华丽和雄劲阳刚的“院体”与“浙派”占据了画坛的主导地位.而直接承继元画的文人画传统,一直到明代中叶,才随着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与文人个性意识的自觉,逐步取代了“院体”的主流地位.明代末年出现了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的局面,这与皇权的衰弛、城市的繁荣以及“实学”的兴起不无关系.经晚明董其昌的倡导,使文人画日益成为创作的时尚.明末,传教士的来华,带进了西方古典主义的油画、版画及其他工艺美术品,促使了中国艺术家对中西美术进行比较和对西画方法的斟酌去取.
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个顶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影响深远,占有重要地位.明代家具多用南洋进口的优质硬木,诸如黄花梨、紫檀木、红木、铁木、杞梓木等,质地坚硬,色泽柔润,纹理优美,据说很多是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带回中国的.明代家具的艺术特点是:造型简洁,加工精细严谨,显得精致高雅,比例合度,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很和谐;尺度科学,符合人体功能要求;种类多,造型丰富;重点装饰,少而精.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明代家具,对中国乃至世界家具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瓷器
明代制瓷业以景德镇为中心获得了杰出的发展.主要成就是:景德镇瓷胎继续沿用了元代的“二元配方法”,创造了“脱胎”瓷器.石灰碱釉基本形成,发明了吹釉法,釉下青花术普遍发展起来,它不但是景德镇,而且成了全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在低温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釉上彩,达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成化(1465~1487)时期还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斗彩相结合的新工艺.单色釉技术有了较大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铜红釉,充分显示了明代窑工的高超技艺.除江西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象牙白,山西晋南的法华三彩,也都反映了明代制瓷技术的杰出成就.景德镇和法华三彩采用牙硝为助熔剂,是一项重要贡献.明代还发明了阶级式龙窑和倒焰式馒头窑,为提高热利用率,改善烧成条件和产品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明代金银器
明代金银首饰业比之前代有重大发展,出现了花丝工艺.花丝工艺是用很细的金银丝编织,堆垒成首饰,其上再镶嵌珍珠宝石,显得玲珑剔透,珠光宝气,非常精细华贵.北京宫廷内府有花丝生产,明十三陵定陵出土的金冠、凤冠就是内府所产.金冠是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的,上有二龙戏珠装饰,外表简洁,装饰精巧,工艺精细.凤冠除用花丝镶珠工艺外,还用点翠工艺装饰,点翠即贴鲜明的蓝绿翠鸟羽毛,龙凤呈祥,金碧辉煌,珠光宝气,异常华贵.明代的宫廷金银饰物,器皿还有金花钗、双鸾金簪、金壶、金爵、金盏、金碗、金盘、金匙、金盂、金粉盒等,大多镶嵌珠玉,表现出精致豪华的皇家气派.
明代珐琅器
掐丝珐琅工艺早在元代就已传入我国,但直至明朝才得以发展,尤其是在景泰年间达到顶峰,后来人以此时之制品为标准,称之为景泰蓝.掐丝珐琅工艺有几道主要工序,即先做金属胎,一般采用铜胎,再将金属丝做成花饰图案烧焊或胶粘于胎上,形成框格样的凹陷,然后将珐琅釉药填充其间.经烧制后使珐琅熔化至完全透明并略带蓝色或绿色.如果在熔融时再加入用于着色的各种金属氧化物,就可制成各色珐琅.经过多次烧制和填充珐琅料,再经过打磨等处理,就成为景泰蓝工艺品.明朝时制造的景泰蓝品种扩大,既实用又美观.明代掐丝珐琅器专门由御用监承担管理烧造,以满足皇家的广泛需用.现存品种有炉、盏、瓶、盒、轴头、蜡台、尊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