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问题描述: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分别借指谁?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这几句判词实际已写尽了晴雯的一生.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十岁的时候被赖大买去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后来象礼物一般孝敬了贾母,但却没有一点奴性.她的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她实在不是一位好丫头,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卑膝,也没有温柔和顺,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在现在也没法不让人感动的,我们难道一定要对着这颗高贵的灵魂指责她:你只是个奴才?身为下贱是她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我们已经看到了弱小如晴雯是怎样为这不公平的命而抗挣,她不愿服侍宝玉洗澡,她也看不惯别人的鬼鬼遂遂,她如此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果真使最明白女儿的宝玉另眼相看,由亲昵而升为心爱.看宝玉挨打支走袭人却让晴雯送手绢,我们已经明白晴雯与宝玉更贴心了.
“风流灵巧招人怨”是晴雯的又一大罪状,晴雯的灵巧确实给她惹了不了麻烦,对于她暴炭一样的性子,有如平儿般的人物知道体贴,能够理解,有如宝玉一样的主人知道敬重,多方维护.也有因挨打受骂吃了亏的,难免要背后下徂.看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面前的一番话便知.她告晴雯,无非是说她掐尖要强.但王夫人触动的心思却是“长得几分象林妹妹”的晴雯轻狂太过,一口咬定她是妖精,再怀疑她并芳官四儿等人私情蜜意,勾引宝玉.
若果然是因为晴雯的懒或是烈而将其赶出大观园,我们便没必要在这里费神劳心,牵肠挂肚,但却因“长得太好”,担了“狐狸精”的罪名儿,象晴雯那样清白而心高气傲的女孩儿,她又怎么能活下去?晴雯临死叫的是娘,她有多少的冤屈要对自己的母亲讲?女孩子看得比生命更重的名声被可憎的封建卫道士如此糟蹋,而晴雯却连辩解的机会也没有.也许,她想到只有自己的亲娘或者能够安慰她,也许,她想对母亲哭诉自己的清白,或者她想问问,当初为什么不把自己生得丑一些?
晴雯机敏而又尖刻,高傲而又善妒、不媚上但是对下严酷.对袭人被王夫人暗许做宝玉的妾,虽然作者没有明述晴雯的嫉妒,但是从晴雯的话里话外却能够明显看出来她的羡慕和嫉妒.晴雯敢爱敢恨敢说敢骂,快言快语,有的话语不用作者介绍,读者就知道是出自晴雯之口,在她跌了扇子而顶撞宝玉的时候,袭人劝解,晴雯就连讽带刺回敬了袭人:“自古以来,就是你一个人服侍爷的,我们原没服侍过,因为你服侍的好,昨儿才挨了窝心脚.”“哎哟!这屋里单你一个人记挂着他,我们都是白闲着混饭吃的?”不一而足.
有些事情也只有晴雯敢于做出来,比如撕扇子做千金一笑,比如病中勇补孔雀裘.比如冬天的夜晚穿着单衣吓唬人,一个顽皮、灵巧、任性的美的形象确实赢得了许许多多读者的怜爱.
晴雯在大观园中的所作所为是光明磊落的,她虽然和宝玉情投意合但却不会象袭人那样“鬼鬼祟祟”的有肌肤之亲,虽然无依无靠家境贫寒却不会象别的小丫头那样偷偷摸摸,她看不起那些狗杖人势欺负奴才的奴才,在抄检大观园的一幕里,晴雯的言行象一颗瞬间升起的绚烂的流星,刹那间照亮了大观园那黑漆漆的夜晚.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虽自称是“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她的师父临寂时曾劝她留在京城,说到时候自然会有她的结果,而妙玉等来的结果却是被强人劫持受辱.这是她预言不灵呢,还是妙玉修行未到家呢?
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但她的身世又是不幸的,出家之后,父母俱亡,为睹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她随师从苏州到了京城.贾府为元春归省聘买尼姑,她才被请到了贾府的栊翠庵.这使她与贾府的公子小姐有机会生出俗缘.
从禀性上说,妙玉是个极其高洁的女尼,仅看喝茶的方式即可证明:妙玉沏茶用的水是从梅花上收的雪溶化的;刘老老用她的杯子尝了口茶,她便嫌脏弃掷;到惜春处闲坐,她竟自己带上茶具.由此观之,妙玉的行为也确实不入俗人的眼.
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但是这四人也并非全是与妙玉相契无间.邢岫烟幼时曾妙玉识字,妙玉与岫烟交往,多半是出于师生之谊,未必真心推重岫烟.惜春虽与妙玉有共同的语言,但惜春身上多的是烟火气,少的是灵气.妙玉与她在一起谈经论佛可以,但要进行心灵交流,妙玉恐怕还认为惜春差一截.黛玉本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可妙玉的高洁与孤僻又胜黛玉三分,以致黛玉也有了远妙玉之意;如果说宝玉对黛玉还有一种俗情的话,那么他对妙玉有都不敢有这种感情,此情即使偶一闪念,他也会视为罪过,他对妙玉有的只是一种敬重之情.这样看来,宝玉对妙玉的疏远,也是情理之中的了.正值青春芳龄的妙玉,在需要朋友的年龄周围却没有一个朋友,她独守静庵,心中孤苦可知.
说她孤苦,是因为她心中尘念未绝.尘念未绝,宝玉过生日,她才送去贺帖;宝玉到她庵中吃茶,她才递过了自己的杯子;与宝玉闲谈,她才免不了耳热心跳.她庵里的梅花,别人要不来,宝玉一讨即得……“云空未必空”,妙玉到底还做不到一了百了.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妙玉超乎寻常的高洁,使她隔绝了与世人的心灵交流.她的雅洁,并不为尘世所容,所以曹雪芹给她设计了个“金玉之质终陷泥淖”的命运.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练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