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问题描述:

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故事
比如以茶换故事之类的事,能不能长一点,要讲两分钟谢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蒲松龄一生,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 《聊斋志异》是一部很神奇的小说,而《聊斋志异》作者本身的出生就带有几分神奇的色彩.明代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零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夜间,山东淄川蒲家庄的商人蒲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的,病病歪歪的,走进了他妻子的内室,和尚裸露的胸前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蒲惊醒了.他听到婴儿在啼哭,原来是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抱儿洗榻上,月斜过南厢”.在月光的照耀下,蒲惊奇地发现,新生的三儿子胸前有一块清痣,这块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所见那个病病歪歪的和尚的膏药完全相符.病和尚入室,这是蒲松龄四十岁的时候对自己出生的描写.我国古代作家很喜欢把自己的出生说得很神秘,大诗人李白说他是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而蒲松龄是他的父亲梦到病和尚入室而生,他还解释,我一辈子这么不得志,这么穷困,很可能就是因为我是苦行僧转世.苦行僧转世,是蒲松龄在《聊斋自志》当中杜撰的故事,但是我们看蒲松龄的一生,确实很苦.他生活很贫苦,他始终在贫困线上挣扎,他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他一辈子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非常痛苦;他为了写《聊斋志异》,受了很多的苦.所以我们说蒲松龄三苦并存———生活苦,考试考得苦,写书写得苦. 我们先看他的生活怎么苦.蒲松龄年轻的时候,生活不是很苦,因为他的父亲弃儒经商,家里是小康之家.在父亲的保护下,年轻的蒲松龄可以安心读书,跟朋友们搞诗社.但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因为他分家了.为什么分家?因为家庭矛盾.蒲松龄的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但是两个嫂子都是泼妇.蒲松龄曾经在他的书里面说过这样的话:“家家床头,有个夜叉在.”他这两个嫂子真是典型的夜叉,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经常把家里闹得鸡犬不宁.蒲松龄的父亲只好给儿子分家.分家又分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两个嫂嫂又能打又能叫又能抢,而蒲松龄的妻子刘氏非常贤惠,沉默寡言躲在一边.分家的结果是蒲松龄分到农场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只好借了门板安上.他分到了二十亩薄田,二百四十斤粮食,只够吃三个月.这样一来,蒲松龄就要自谋生路了,他于是开始了长达45年之久的私塾教师生涯. 私塾教师就是乡村小学教师,而且是到私人家里教书,待遇非常低微.算算具体的账,做私塾老师每年可以拿多少工资?最多八两.八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在当时农村一个四口之家维持一年的生活要二十两,这个账是《红楼梦》里刘姥姥算大观园的螃蟹宴时算出来的.所以说,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辛辛苦苦教一年书,挣的钱不够大观园半顿螃蟹宴.到了30岁以后因为父亲去世了,蒲松龄还要赡养他的老母,他穷到什么程度呢?“家徒四壁妇愁贫”.他有一首诗,叫《日中饭》,写到快收麦子的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只好煮了一锅稀饭,他那时候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一看煮好了稀饭,抢先把勺子抢到手里面,到锅底下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边放,二儿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抢.蒲松龄的女儿就很可怜地、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的父亲.蒲松龄非常心疼,我怎么样养活我这些可怜的孩子啊!蒲松龄还写了一篇文章叫《祭穷神文》.他说:“穷神穷神,我和你有什么亲,你怎么整天寸步不离地跟着我,我就是你一个护院的家丁,我就是你护驾的将军,你也得放我几天假呀,但是你一步不放松,好像是两个缠热了的情人?”这就是蒲松龄的生活之苦.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三试第一后,蒲松龄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直到72岁,仍只是个贡生.这是为什么?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科举考试之苦.蒲松龄一生不得志,他这个不得志恰好从少年得志开始.蒲松龄19岁的时候,参加秀才考试,他在淄川县济南府山东省,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蒲松龄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施闰章是个大诗人,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南施”就是安徽人施闰章,“北宋”是山东人宋琬.施闰章给山东秀才考试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科举考试考八股文,要求你得揣摩圣贤语气,代圣贤立言.既然题目叫《蚤起》,顾名思义,你就要阐述孟子在《蚤起》里面所讲的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蒲松龄怎么写的呢,他用文言文,我们用白话文把它说出来.蒲松龄说:“我曾经观察过那些追逐富贵的人,君子追求金榜题名,小人追求蝇头小利.至于那些本身并不富贵、但是经常迫不及待地守在富贵人家门前的,也大有人在.而对功名不感兴趣的,只有那些深闺的女子,她们才可以悠然自在地睡个懒觉,不去追名逐利”.蒲松龄的描写非常生动,像是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接下来,蒲松龄走得更远,干脆虚构起来,他写齐人之妇如何夜里辗转反侧,琢磨着跟踪丈夫,其中有人物心理描写,也有人物独白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很像小说.这样的写法,当然不符合八股文的要求,但是蒲松龄遇到的考官是爱才如命的大文学家施闰章,他非常欣赏蒲松龄的文章,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非常流畅.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山东秀才第一名.县、府、道三试第一以后,蒲松龄名气很大.他踌躇满志,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下一步要考举人了. 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他还会四次落榜?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施闰章录取蒲松龄根本就是一种误导和误判,因为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施闰章因为爱才而把他录取为第一名.蒲松龄因此以为,这样写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是蒲松龄没有想到,其他的考官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些考官是拿着那种刻板的、腐朽的、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当个敲门砖,取得了功名,他自己只会写这样的文章,他喜欢的也是这样的文章.像蒲松龄那种写法的文章,他怎么会欣赏呢?所以蒲松龄从考秀才一开始就偏离了跑道. 蒲松龄做了多长时间秀才?半个多世纪.秀才是科举考试当中最低的功名.但是秀才最辛苦,年年考试.根据朝廷制度,一个省的学政任期三年,学政一到,先把秀才组织起来考试,这叫岁试.岁试成绩分成几等,考到第一等可以成为廪生.廪生是个什么概念?廪生还是秀才,但朝廷每个月给你一定的钱,补助你的生活.那么,考到了一等是不是就一定是个廪生呢?也不是.因为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你考了一等,要等空了名额,才可以补廪.所以蒲松龄考中秀才之后,在一等考了很多次,差不多等了二十年,才成为廪生,朝廷才给他那点补助.秀才岁试以后第二年,要进行科考.科考就是给举人考试做准备.科考把秀才的成绩分成六等,考前两等可以参加举人考试,考后两等就得降成青衣.蒲松龄参加乡试,三年一次,考了多少次?十次左右,有的专家说十几次.这样一来,蒲松龄有三十年的时间年年都考.他48岁那年,又参加考试.他觉得自己文章写得非常好,写得也很快,拿到考题“唰唰”就写下来了.但是写完后,回头一看,坏了坏了,越幅了.“越幅”是一个科举名词,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得写完第一页写第二页,写完第二页写第三页.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把第二页翻过去了,写到第三页上了,这就隔了一幅,越幅,就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张榜公布.我们现在看,简直太可笑了,文章写得好,隔了一页,就要取消资格!这次“越幅”,蒲松龄自己是什么感受呢?他在词中说:“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吓呆了. 蒲松龄在科举这条路上拼搏到50岁之后,他的妻子劝他说:算了,别考了,如果你命中注定有功名,连宰相都做上了,何必一定得去考呢?咱们在村里住着,不也挺好吗?何必一定得像县官一样去听那个打着板子催老百姓缴税的声音呢?蒲松龄觉得他妻子说得很有道理.不过也有些专家考证,就在他妻子劝了他之后,他还参加过考试,仍然失败了. 蒲松龄19岁成为秀才,到72岁,成为贡生.贡生是什么概念?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做了贡生以后理论上可以当官了,蒲松龄得到一个虚衔“儒学训导”.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但是蒲松龄这个儒学训导前还加了两个字“候补”.就是你虽然有这个资格,但是还得看山东省除了淄川县以外,其他县有没有空出名额来.对于72岁的蒲松龄来说,没有任何的价值了,贡生只是给他带来一点安慰,一点很实际的利益:朝廷要给贡生四两银子.而县官偏偏既不去给蒲松龄树匾、树旗,也不发给他银子.蒲松龄不得不一次一次写呈文、打报告去要.这就是蒲松龄在科举考试当中所受的痛苦.我们现在看觉得他非常可笑,非常可悲,非常可怜.但是在当时他只能求这么一条出路.因为科举制度是蒲松龄这样的穷知识分子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出路,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像.《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蒲松龄为什么总考不上?这和他一直在艰苦地写《聊斋志异》有关系.蒲松龄是山东淄川人.淄川离齐国故都临淄数十里,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蒲松龄5岁的时候,改朝换代.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 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说的,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现在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就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时候记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取月,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劳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 我们再看蒲松龄的感情经历是个什么样.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贤惠到什么程度呢?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就发现一个线索,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是说: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叫王敏入的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大家就要问了,那他为什么能够写这么多这么优美的爱情故事?台湾著名作家林语堂曾经推测过.我也推测过,我是这样推测的:蒲松龄白天教完了学生,晚上自己坐在那个荒凉的书斋里,外面是月色朦胧,树叶在那儿哗啦哗啦响,远处传来狐狸的叫声,那个时候狐狸很多.这时候蒲松龄就很容易产生幻想了.他就想像有一个书生,就和他一样,是一个很穷困很不得志的,但是又很有才华,情感很丰富的书生,坐在一个荒斋里面,这个时候有个美女推门而入.你在这儿读书吗?我和你一块读书,我和你一块写诗、填词,我跟你下围棋,我安慰你这个贫困、寂寞当中的书生,你需要功名吗?我帮助你金榜题名.你家里老婆不是不生孩子吗?我给你生个传宗接代的孩子,而且这个女的不需要父母之命,不需要媒妁之言,不要妻子的名分,也不要这个书生的金钱,甚至还倒过来给你钱.在蒲松龄生活的那个社会,男女结合那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这个什么都不要的,对男人无条件奉献的女人有吗?不可能有,她只能是脑子里想出来的,只能是作者的想像.她是从天上下来的,她是从海底出来的,她是从深山洞府过来的,她甚至是阴曹地府出来的;她可能是小鸟变的,她可能是鲜花变的,甚至可以是书本里的.书生不是在那儿看书吗?从书架上搬下一本《汉书》摆在这儿,翻开第八卷,里边夹着一个小美人,纱帛剪的,背后写了四个小字,“天上织女”.突然,这个纱剪的小美人,折腰而起,飘然而下,来给书生当妻子,长得花容月貌,善解人意,跟书生自我介绍,我叫颜如玉,《汉书》出来的颜如玉,这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里面这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蒲松龄的白日梦.他做这种梦,就是表达那种一厢情愿的男性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像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他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像,《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像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 咱们的大作家蒲松龄就这样苦了一辈子,就这样在贫困线上挣扎了一辈子,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到了康熙五十四年,正月二十二日酉时,这位大作家坐在他清冷的聊斋的窗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蒲松龄穷秀才出将入相飞黄腾达这个梦想终于成为泡影,而用中国优秀的文化哺育起来的,又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代表的《聊斋志异》光芒四射.历史是公正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详细步骤
下一页:望能尽快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