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2篇1000字散文和500字读后感

问题描述:

急需2篇1000字散文和500字读后感
.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秋日感语
  秋天的叶子红了,我遥望冬至的来临……看风中的落叶轻舞飞扬,便有了归属的向往.
  许久以来,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心早已死了.
  死在一片疯长着奢望却失去方向的荒漠……
  孩提时的懵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竟模糊成一种失忆.
  依稀仿佛看见那青春的往事幻化成随风飘舞的风筝,筝面透过的仅有的一抹亮色在阳光下摇摆成一种唯美的姿势,飞得越来越高……
  飞扬的日子在梦里刻意舒张得缤纷多姿,慌张、虚伪与固执.借口往往成了一种美丽的托词.
  路边的苹果树枝繁叶茂、依旧是那么鲜艳诱人……我却还是一无所有.终于放手手中那根细细的牵系,它悠悠地离我而去……身后无人再为我亢奋的呐喊而叫好,只感受着周身的寒意一波一波袭来,我包裹起自己.
  终没有触到雨的清凉,而我的心却是潮润的.不知是谁家后院的青苔,正珠玉温润般的舒缓在这神清气爽的季节,贪婪的享受着末日阳光残存的温暖.
  面对擦身而过的日子,竟然无言以对!因为我早已失声于那沧桑的岁月.
  我喜欢红色,红旗下长大的孩子总是将红色当成吉祥色!这是在膜顶崇拜下结成的籽,随时间的盲流,竟复活成一种暗潮涌动的情结!时常纠缠在我半梦半醒的夜里.
  起起落落的心境竟是如此迷茫,失落.
  人在灯下如船在水中,而岸的彼处正灯火阑珊.
  忘记了自己的来时的归路.清冷的十字路口,我看见孤灯下徘徊着我的孤单寂寞.
  心,小心翼翼,却总是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居所.
  我习惯独自坐在这样的天空下:无声的夜还有那无声的月光……如受伤的苍鹰选择一僻静之地添湿自己的羽毛,梳理着所有的回忆的片段,不需要语言与动作,让寂寞的心独自地隐痛着……把那记忆中的过去塑成不成形的影子,来安放自己深藏在髓管的灵光.
  从远方到远方,梅开几度,我无从忆及.而此时的心情如秋的沉寂,在湖上涟漪舒缓,随回忆悠游.
  心的轻跳是一曲莹虫的歌舞,在夜的禾草间荡漾.让思绪迂回的走去,风景依然.
  心地的荒凉在静夜中慢慢充盈而丰满.
  秋风打在河基上,岸的枯草丛中开着一朵不知名的小花迎雨怒放.
  心未死,花依旧如此美丽.
  第一个散文
  雪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适明的水晶模样;边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撤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阜已就有悄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八日.
  故都的秋
  作者: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第2个
  《郁金香》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如张爱玲过去的作品,在新旧杂糅掩映之中,展开旧式大家庭衰微的背景之下,两个少爷宝初、宝余与丫头金香之间的或明或暗,或轻薄或深婉的关系.情节看似单纯,但是结构非常讲究.作品以金香推门亮相始,以宝初的凄然回忆终,金香仿佛迎面而来,转身远去.在人物关系的发展中,可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作品开头写宝余狂追金香,使人误以为是要写金香与宝余之间的纠葛,并引出宝初与阎小姐之间的恋爱,然而山重水复之后才发觉金香爱的是宝初,而宝余最终与阎小姐成了婚.作品前半部分节奏缓慢,极力铺陈旧家庭中两三天间的日常生活情态,交待错综的人物关系.后半部分节奏骤然加快,倏忽已到中年.这种节奏类似于《金锁记》.后半部宝初渐成主角,金香等人退出画面之外,成为侧写的对象.结尾处,宝初与金香之间本有重逢的机会,然而在拥挤的电梯里,只听到别人喊她的名字,却无法分辨她的身影,两人擦身而过但却并未谋面.这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结尾写振保与娇蕊在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情景大异其趣.作品故事虽然简练,但是线索明暗交错,起伏有致,充分显示了张爱玲结构小说的才华.
  作品中三个最主要的人物宝初、宝余兄弟和金香之间的三角恋关系,从框架上看多少有点《边城》的味道,然而内涵是迥然不同的.宝余是张爱玲笔下最擅长的花花公子形象,是那种既轻佻又世俗的角色.宝初和宝余同是庶出,但是同父异母.由于母亲早逝,宝初由宝余的母亲养大,并一起寄居在宝余的亲姐姐阮太太家里.这样的成长环境养成了宝初沉静、忧郁的性格.与宝余对金香的轻浮举止不同,宝初是认真的,含蓄的.他尊重金香,爱护她,但他的爱是有限的,也是软弱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希望高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