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 陌上桑,悬崖边的树,根,露,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帮忙,有好评

问题描述:

木兰诗 陌上桑,悬崖边的树,根,露,的写作手法,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帮忙,有好评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2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这难度呀! 《陌上桑》是一篇立意严肃、笔调诙谐的著名乐府叙事诗.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美貌女子名叫罗敷,一日在采桑路上恰巧被一个太守遇上,太守为罗敷美色所动,问她愿不愿意跟随自己回家.太守原以为凭借自己的权势,这位民间女子一定会爽然允诺.想不到罗敷非但不领情,还把他着实奚落了一番,使这位堂堂太守碰了一鼻子灰,无趣之极.全诗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始到”但坐观敷” ,写罗敷的美貌.第二部分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第三部分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一般来说,人们认识一个人,总是先识其外貌,然后再洞达其心灵.《陌上桑》塑造罗敷的形象也依循人们识辨人物的一般顺序,在写法上表现为由容貌而及品性.罗敷刚出现,还只是笼统地给人一个“好女”的印象,随着叙述的展开,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在读者眼前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第二、三部分,诗人的笔墨从摹写容貌转为表现性情,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当然这只是大致的概括,事实上,作品在这方面也不乏灵活的安排.如第一部分虽然主要写容貌,“罗敷喜蚕桑”则又表现出她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第二、三部分虽然主要揭示她内心情感,但第二部分使君立马踟蹰不前,分明又暗中映显出罗敷美貌丽态的魅力,第三部分罗敷夸扬丈夫姿容,与第一部分总述罗敷美好“遥对”(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不正可以见到罗敷本人的倩影吗?诗人笔下的罗敷品貌俱美,从而赋予这一艺术形象更高的审美价值.读完全诗,人们对罗敷的喜爱比起诗中那些忘乎所以的观望者的态度来更加深厚真挚,因为他们还仅仅是为罗敷的容貌所吸引,读者却又对罗敷的品格投以敬佩.《陌上桑》在写作手法方面,最受人们称赞的是侧面映衬和烘托.如第一解写罗敷之美,不用《硕人》直接形容具体对象容貌的常套,而是采用间接的、动静结合的描写来暗示人物形象的美丽.先写罗敷采桑的用具和她装束打扮的鲜艳夺目,渲染服饰之美又是重点.“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些诗句一字不及罗敷的容貌,而人物之美已从衣饰等的铺叙中映现出来.前人评汉乐府《江南》诗句“莲叶何田田”,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这话也可以被运用来说明本篇上述诗句的艺术特点.更奇妙的是,诗人通过描摹路旁观者的种种神态动作,使罗敷的美貌得到了强烈而又极为鲜明、生动的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类对异性美(尤其是在形貌方面)就更为敏感,同时也会表现出更高的热情.这些男性旁观者为罗敷深深吸引,乃至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想取悦罗敷的举止,正说明他们看到罗敷时激动不宁的心情和从她身上获得的审美满足.借助于他们的目光,读者似乎也亲眼饱睹了罗敷的面容体态.这样来塑造人物形象,比借助比喻等手段正面进行摹写显得更加富有情趣;而且由于加入了旁观者的反应,使作品的艺术容量也得到了增加.这是《陌上桑》为描写文学形象提供的新鲜经验.除了从侧面摹写形象外,本篇还善于从侧面表达意图,这主要是指第三部分罗敷夸夫的内容.对这段内容,人们有两种理一种认为诗中“夫婿”是罗敷实指其夫,另一种意见是罗敷虚设一夫,更有人断定这一段是诗中的糟粕.“夫婿”究竟是实指还是虚设,这是弄不明白的问题,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倒是应该弄清楚:罗敷当时为何要讲这番话?意图何在?她集中夸赞自己丈夫的尊贵和美好,这显然是有明显的针对性.因为调戏她的是一位怀有特殊优越感的太守,罗敷说自己丈夫尊贵,则使其优越感变得可笑;又因为太守看中她的是美色,罗敷说自己丈夫美好,实际上是说只有丈夫才可以与自己相配.罗敷这段话句句夸夫,而客观上又句句奚落太守,这正是全诗侧面写法的又一次运用.诗歌的喜剧效果主要也是从这里得到体现的.第三部分在整篇作品中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什么糟粕,而是诗篇的有机构成.幽默风趣是《陌上桑》明显的风格特点.如写旁观者见到罗敷时不由自主地表现出来的种种神态,十分好笑,而又无不是乡民的真趣流露.又如罗敷讲自己的年龄,“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口齿伶俐,而又暗带调皮,“颇”字尤见口角语态之妙.最后一段罗敷盛夸夫婿,使眼前那位听着的太守感到通身不自在,羞愧难状.这一寓严肃的主题于诙谐的风格之中的优秀诗篇,体现了乐观和智慧,它与《孔雀东南飞》《东门行》等体现的悲慨和亢烈相比,代表着汉乐府又一种重要的艺术精神.《陌上桑》的语言带有明显的藻采化倾向,主要是反映在第一和第三节中.这些构成了本篇统一的叙述风格.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首先写她的住所之美、器物之美来衬托她的美貌,然后重点写她的服饰之美,最后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她的美貌,无论是行者还是少年,无论是耕者还是锄者,都倾慕她的美丽,激起读者的想象.本段写她的外表美,铺衬下文的心灵美;写劳动人民对罗敷的健康感情,与后文使君的不怀好意形成对照.第二段,写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无理要求.先是使君的马徘徊不前,使君对罗敷垂涎三尺,继而上前搭话,询问姓名,打听年龄,最后提出和罗敷“共载”的无耻要求,暴露了使君肮脏的灵魂.写使君的语言行为步步深入.第三段,写罗敷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本段全部由罗敷的答话构成,回应使君的调戏.斥责、嘲讽使君愚蠢,声明自己已有丈夫,丈夫威仪赫赫、荣华富贵,仕途通达、青云直上,品貌兼优、才华横溢.罗敷的伶牙俐齿使自以身份显赫的使君只能自惭形秽,罗敷的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的精神充分体现出来了,表现了她的人格魅力.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示意图也请画出
下一页:拜托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