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哪些?(有8个)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问题描述:

近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有哪些?(有8个) 时间 地点 创办人?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1864年,湘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江南制造总局
又称江南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1867年,由虹口迁至高昌庙,经过不断扩充成为清政府最大的军事工业.该厂技术和机械设备主要依靠外国,除制造枪炮弹药外,也制造机器和修造轮船.1905年造船部分独立,称“江南船坞”,兵工厂部分人称制造局.后分别改称“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经营的设备最齐全的新式造船厂.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聘用外国人担任技师.主要由铁场、船场和学堂三部分组成,1884年马尾海战中遭到严重破坏.后虽经恢复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后,改称海军造船所.
汉阳铁厂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炼铁炉两座.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轮船招商局
简称“招商局”.中国最早设立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招商筹办.1873年1月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以及横滨、神户、吕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绪十一年)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辖.1912年改为商办,更名商办招商局轮船公司,后又改称商办招商轮船有限公司.1932年国民党政府收归国营,更名国营招商局,归属交通部.抗日战争期间,总局先迁香港,后移重庆.战后迁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万余吨.1948年成立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称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香港仍沿旧称.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它成立时买轮船3艘,到1877年收买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拥有轮船30多艘,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商船队.
开平矿务局
光绪二年(1876)九月,李鸿章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赴唐山开平一带勘测,发现此地蕴藏有丰富矿产,且质地优良,李遂于次年八月派唐筹办,并拟定《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招商集股.光绪四年(1878)六月二十五日,在直隶(今河北)唐山开平镇正式成立“开平矿务局”.光绪七年(1881)正式投产.雇工三千人,当年产煤三千六百余吨,次年增至三万八千吨,第三年又增至七万五千吨,光绪十五年(1889)达二十四万七千吨,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七十三万吨.该局不断扩充设备,改善运输条件,光绪十二年(1886)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光绪十五年(1889)还购买了一艘运煤船,往来于天津、牛庄、烟台等地.至光绪二十年(1894),轮船增至四艘.在塘沽、天津、上海、牛庄等港口,设有专用码头和堆栈.该局产煤主要供应轮船招商局和天津机器局,也大量销售市场,获利甚厚.到十九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著者.
兰州机器织呢局 中国第一家机器毛纺织厂.1877年(光绪三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开始筹设,任总兵赖长为总办,从甘肃善后局拨款20万两做经费.由商人胡光庸在上海订购全套德国织呢机器,1880年5月运到兰州,9月建成开工.共有蒸汽机两架,粗纺锭1000枚,织机20台,以及清毛、烘毛、漂染等机器.厂房230余间,占地20余亩.开工后一直不能正常生产,主要因为所购机器性能与原料不符,以及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市场狭小等因素所致.1883年因厂内锅炉炸裂,无法修复而停工.织呢局虽然失败,但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还有很多不累述了
再问: 还有一个哇,帮忙想想,拜托。。。
再答: 再来一个 基隆煤矿  清末创办的近代化煤矿。矿区在台湾基隆(原称鸡笼),从明代起就有土法开采。1876年(光绪二年)闽浙总督沈葆桢奏请改为官办,聘英国人翟萨为矿师,机器自英国购进。1878年建成投产,日产能力300吨,以后产量逐年上升。1884年中法战争中遭法军破坏,生产停顿。1885年起开始设法恢复,但未见成效,产量下降,1886年由商人张学熙承办,仍无起色。1887年改为官商合办,生产稍见景气,又由台湾巡抚收回官办,长期处于破败状态。1892年因亏蚀,全部封闭。1895年《马关条约》订立后被日本攫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国民党政府接收。基隆煤矿起步较早,虽因管理不善成效不大,但仍对中国近代新式煤矿的发生起了一定带动作用。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求补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