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是怎么样被逼上梁山的

问题描述:

林冲是怎么样被逼上梁山的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一说起逼上梁山,列位看官一定会想起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来.不错,就是他.关于他上梁山的事,施耐庵老夫子早在《水浒传》中写了,而且是浓墨重彩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万字,内容大致如大家所知的那样,是因为林娘子相貌太美引得高衙内垂涎,陆谦设计卖刀诱林冲误入白虎极堂,蒙冤狱林冲刺配沧州,山神庙杀仇敌夜上梁山.施老夫子不愧是小说大家,把个逼上梁山的故事写得风声水起栩栩如生.但让大伙扫兴的是,施老夫子之所以这样写,完全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因为书商说,这样写可以吸引一大批对武侠不感兴趣却对言情剧有兴趣的女读者,使书的发行量可以成倍提高.\x0d却说那林冲,虽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很威猛,但级别不过是个科级公务员,月俸不过几百两银子,房租水电气一扣,也就没什么搞头了.加之妻子又没有工作,一个人负担全家支出,在物价飞涨物欲横流的东京城里日子显然有点难过.林冲觉得与其这样半死不活地熬着,还不如舍命赌一把.于是写了停薪留职报告,下海去做生意.他搜尽亲戚朋友舅子老表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借来纹银十万两,咬牙切齿让妻子在他背上刻了“不成功便成仁”几个大字,然后昂首而去,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架势.\x0d要做生意先得选项目.眼见夏天快来了,据气象专家估计,受厄尔尼诺和温室效应的影响,今年夏天天气将创300年来的新高.这无疑是个上好的商机.于是,林冲决定投资清凉产业,将10万两银子全部用来到海边去买来爪哇国最新科技产品电风扇,每台进价100两,加上运费等各种开销和利润,可以卖200两一台,也就是说,一趟生意下来,起码可以净赚几万两银子,想到白花花的银子就要顺风顺水地漂进腰包,林冲心里那个美哟,整天走路脚都不沾地,梦幻似的飘着.\x0d但现实毕竟是不容他飘太久的.虽然那时牛顿还没有出生,但万有引力还是存在的.就在他的货物即将运入东京城,他的风扇店装修完毕等待挂牌鸣炮剪彩的时候,一连串的衙门找上门来.\x0d先是管电的衙门派来一位胖管事,胖管事带来一个信息:鉴于林冲新开的林氏电风扇企业的开业将给本城的用电增加巨大的负担,必须收取用电增容费,每台风扇拟收10两银子.\x0d于是,他答应了,和电衙门鉴定了增容协议.\x0d接下来,税衙门来了.做生意缴税,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林冲答应得很爽快.但答应之后他才发现有问题,税衙门开出的税单,还有重要的一条:由于林氏企业的电风扇对本地的地方工业竹扇、纸扇和蒲扇厂的业务将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在国家税收之外,加收每台电扇20两的地方工业保护税.\x0d再接下来,工商衙门来了,对于林冲未在到其他衙门之前先行到他们那里请安,衙门领导很生气,对林氏企业实施惩罚性管理费每台风扇10两.\x0d再再接下来,管质量的衙门来了,要抽检产品,每批货必须送20台去检验,每台检验费50两银子,如果不送检,就扣货.林冲辩解说,我们出货时,发货方的质量衙门已检验过了.对方说: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各检各的.\x0d除了抽检之外,每台机器必须贴上一张准销证,此证必须到质量衙门买,一两银子一张.如果不贴,货物一律没收.\x0d再再再再接下来,卖水的守城门的管街道卫生的都来了,逼得林冲无法,只好将电风扇的价格提到300两一台,这样才能勉强保本.\x0d满以为各路神仙都已摆平,可以开始营业,不料横空又来一只巨手,拦在前面.此手来自林冲的老上级高俅的儿子高衙内.那高衙内原是东京所有纸扇、竹扇和蒲扇的总股东.独霸东京扇业多年,打跑无数小扇厂,造成扇业垄断局面,卖竹扇的利润比卖海洛因还高.他见林冲引进电风扇,知道这是大势所趋,自己若不改显然不行.于是决定将所有扇业公司全部关闭,改卖电风扇.为了不让林冲在他的公司转业间独霸电风扇市场,命令各衙门暂停给林冲办经营手续,各关卡对林冲的货进行围堵.还命令质量衙门公布林冲的电风扇质量抽查不符合《竹扇和纸扇生产标准》,命令报社和各媒体对林氏企业进行曝光.\x0d这一招,令林冲痛苦万分,他于是决定按照有关法律,将高衙内及各衙门告上法庭,上面对此事很重视,由高俅亲自审理此案,最后得出了结论,告高衙内是诉讼主体错误,而各衙门都是照规章办事,在规章废除之前,林冲的诉讼不被支持.\x0d高衙内又一次成功统一东京电风扇市场,市面上的电风扇每台价格均保证在400两以上,各机关事业单位都必须到他那里买才能报销.\x0d而林冲的电风扇,除了质量衙门抽检去20台之外,还剩980台,一直到冬天也没人来买.亲戚朋友舅子老表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开始轮班上门催账,搞得林冲烦不胜烦,终日借工业酒精浇愁.忽一日收到鲁智深的来信,说贤弟你做生意做得太老实,当然要吃亏,愚兄我近来与李鬼合伙,专卖各种假冒伪劣货,不办证不缴税不受人抽检,已发了一笔大财,如今别墅美酒靓女,要多少有多少,贤弟如若不嫌,请速来入伙.林冲看完来信,不由得泪流满面,大叫几声:“罢罢罢,是这等样的情形,我不上梁山,谁上梁山.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