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中的人该不该吃黔敖的食物 (要辩论的,最好两方都有)

问题描述:

嗟来之食中的人该不该吃黔敖的食物 (要辩论的,最好两方都有)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那饥饿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为黔敖一副傲气,视穷人为猪狗,他的施舍带有侮辱性.中国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活脸,树活皮……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但是我的观点是应该吃.理由是:1、人家已经道歉了.2、历史上著名的曾子也说过应当吃.3、不能饿死,生命诚可贵.4、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并且历史上韩信所受的胯下之辱和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是多大的奇耻大辱,他们都能忍受.那点所谓的侮辱和这奇耻大辱相比是多么渺小啊!何况他吃了嗟来之食保住了性命,他以后还有机会报答黔熬.
我觉得他应当吃,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再问: 给我一些名言或事例好吗
再答: 当年韩信如果受不了胯下之辱,怎么有后来名振天下的淮阴候呢?司马迁如果受不了宫刑之辱,怎么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纪》呢!其他的不知道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这一步看不懂
下一页:这题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