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和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问题描述:

高一和高二物理知识点的总结
1个回答 分类:物理 2014-10-2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高一
  力
  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理解要点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
  (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
  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重力
  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
  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
  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②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
  ③引入重心概念后,研究具体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来表示,于是原来的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
  弹力
  (1) 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说明:①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有的形变及其微小.
  ②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简称形变.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力叫弹力.
  说明:①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
  ②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必存在于接触的物体间,作用点为接触点.
  ③弹力必须产生在同时形变的两物体间.
  ④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3)弹力的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几种典型的产生弹力的理想模型:
  ① 轻绳的拉力(张力)方向沿绳收缩的方向.注意杆的不同.
  ②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点与曲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曲面接触点所在切面.
  ③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方向垂直于平面,且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球面接触,弹力方向沿两球球心连线方向,且指向受力物体.
  (4)大小: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遵循胡克定律F=kx,k是劲度系数,表示弹簧本身的一种属性,k仅与弹簧的材料、粗细、长度有关,而与运动状态、所处位置无关.其他物体的弹力应根据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运动学规律计算.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f = μFN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 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θ.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F≤Fm,其中Fm为两个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应根据实际运动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进行计算.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 根据题意选取适当的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物体的研究处理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 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按照先外力,再接触力的顺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物体的受力示意图,这种方法常称为隔离法.
  3. 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哪些“性质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重复分析.
  力的合成
  求几个共点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1) 力是矢量,其合成与分解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一条直线上两力合成,在规定正方向后,可利用代数运算.
  (3) 互成角度共点力互成的分析
  ①两个力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②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
  ③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共点力才能合成(同时性和同体性).
  ④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 {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 脱离地球表面而成了卫星的物体: 重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到卫星就会马上写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 v= 即: 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径越大, 周期越大. (4). a= 即: 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说明: 对于v、 、T、a和r 这五个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被确定, 其它四个量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 以上定量结论不要求记忆, 但必须记住定性结论.
  动量
  1. 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 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机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Ek (动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3. 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
  4. 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5. 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新课标高二
  第一章 静电和静电场
  认识静电
  一、静电现象
  1、了解常见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1)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2)接触起电:
  (3)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二、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以及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
  (1)分析摩擦起电
  (2)分析接触起电
  (3)分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有产生或消失.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一、电荷量和点电荷
  1、电荷量: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单位为库仑,简称库(C)
  2、点电荷: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量分布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简化为一个点称点电荷.
  二、电荷量的检验
  1、检测仪器:验电器
  2、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三、库仑定律
  1、内容: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跟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m2/C2——静电力常量
  3、方向:在两个电电荷的连线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4、公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
  5、成立条件:①真空中(空气中也近似成立),②点电荷
  电场
  一、电场
  1、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电场,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周围的电场发生的.2、电场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3、电场力: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作用力,这种力叫电场力
  电荷间的静电力就是一个电荷受到另一个电荷激发电场的作用力
  二、电场的描述
  1、电场强度:
  (1)定义:电场中某一点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跟它的电荷量q的比值为电场强度,简称场强E.
  (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大小为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F——电场力国际单位:牛N
  q——电荷量国际单位:库C
  E——电场强度国际单位:牛/库N/C
  (3)单位:N/C,V/m,1N/C=1V/m
  (4)方向:正电荷在该点受电场力的方向.
  (6)点电荷的电场强度:
  (7)物理意义:某点的场强为1N/C,它表示1C的点电荷在此处会受到1N的电场力.
  (8)匀强电场: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2、电场线:
  (1)意义:如果在电场中画出一些曲线,使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场强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就叫做电场线.
  (2)特点:
  电场线不是电场里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假想的线,因此电场线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正电荷,延伸到无穷远处;在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场线起于无穷远处,止于负电荷.
  电场线不闭合,不相交,不相切,也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
  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
  在同一电场里,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大;电场线越稀的地方,场强越小.
  (3)几种常见电场线的分布图形
  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3、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 ——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①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 >0,则UBA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高数一指数函数
下一页:必修五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