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这6首古诗的赏析,100字左右

问题描述:

求这6首古诗的赏析,100字左右
晏殊的《蝶恋花》、杜甫的《赠花卿》、辛弃疾的《青玉案》、杜甫的《月夜》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贺铸的《青玉案》、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每首诗的赏析都要70——110个字,多了不要少了不要.各位可以查赏析直接减……
我想说:妈的哦- -我要的是600字左右啊1L你居然给我搞了个五千多字……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09-2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晏殊的《蝶恋花》 这首词写离恨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致入微,感人至深.上片重在写景,寓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的眼中,菊花似为愁烟所笼罩,兰花上的露珠似乎是它哭泣时流下的泪珠,这一亦真亦幻幽极凄绝的特写镜头,正是抒情主人公悲凉、迷离而又孤寂的心态的写照.“罗暮轻寒”二句将笔触由苑中折回室内,似乎是写燕子由于罗幕轻寒而离去,实则写作者身之所感,也是作者心之所感.“燕子双飞去”,不仅是带有鲜明的季节特征的景物,而且,燕之“双飞”更衬出人之“孤栖”.不难想象,当作者目送时而绕梁呢喃、时而穿帘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之际,该怀着怎样一份孑然独立的怅惘!“明月不谙”二句引来明月作进一步的烘托与映衬.作者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是从另一角度加以生发——月已圆而人未圆,作者对那皓洁的月光羡极生妒、略致微词,乃是情理中.
  下片写登楼望远.“昨夜西风”句,使固有的惨澹、凄迷气氛又增添了几分萧瑟、几分凛冽.西风方烈,碧树尽凋;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但“望尽天涯路”,不见天涯人.既然如此,那就只有寄书寄意了. “山长水阔知何处”,以无可奈何的怅问作结,给人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杜甫的《赠花卿唐朝大诗人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有一天,杜甫来到花敬定的府上,在花卿的府上,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乐曲如此之美,杜甫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故即兴挥毫写下了一首诗——《赠花卿》.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花府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音乐的高超优美.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加以称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成为千古名句.
  但还有一说:古代乐舞分等级,天子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佾,古代乐舞行列.八佾指舞者人数纵八人横八人,八八共六十四人;依此类推,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春秋时期,季氏是大夫,理应只可享有四佾之乐舞,但他竟胆敢僭用天子之八佾,孔子得知其事,愤然斥之.《论语·八佾》有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历代沿袭,礼仪、乐舞、奏乐等等,均有等级之别,不得擅自逾越.
  唐代乐制规定:“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见《旧唐书》)成都尹之部将花敬定因平乱有功,骄恣不羁,竟然僭用天子礼乐,杜甫此诗不无讥意.杜甫 以极夸张与美化的手法揭示出花敬定僭用天子音乐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全诗意在讥讽而绝无贬词,此前人之所谓“似谀似讽”也.
  是的前两句“似谀似讽”之意较重,后两句就极进赞美之词了.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因“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一千古名句所蕴含的寓意明显占了上风.这也是这首诗给人的整体感觉,也许诗人当时并没有考虑什么所谓的意境,只是诗人的即兴抒情而已,那么诗人的本意就不言而喻了.
  这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其体会是可信的. 词的上片,极写元夕灯火辉煌、歌舞繁盛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真是一片灯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花干树”、“星如雨”,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宝马雕车香满路”,是写游人之盛.但这里主要还是为了渲染气氛,所以,作者并没有对游人作具体描绘,只是从整体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笔.然而,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已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人们在忘情地欢乐着,“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
  下片写寻觅意中人的过程.“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同时,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辩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那么他所要寻找的意中人在哪里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这首词先用大量笔墨渲染了元夕的热闹景象,最后突然把笔锋一转,以冷清作结,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造成了境界上的强烈反差,深化了全词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强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辛弃疾的《青玉案》 全词就是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反衬出了一个自甘寂寞、独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写这样—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辛弃疾力主抗战,屡受排挤,但他矢志不移,宁可过寂寞的闲居生活,也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这首词是他这种思想的艺术反映.“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历来也为人传诵.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杜甫的《月夜》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悄悄,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
  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
  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背景:天宝十五载(756)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这首诗即是困居长安时所作,表达了对离乱中的妻子家小的深切挂念.情深意真,明白如话,丝毫不见为律诗束缚的痕迹.诗的构思采用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读杜心解》).后世诗人常常学此法度.
  赏析: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墨,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所以悄焉动容,神驰千里,直写“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这已经透过一层.自己只身在外,当然是独自看月.妻子尚有儿女在旁,为什么也“独看”呢?“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一联作了回答.妻子看月,并不是欣赏自然风光,而是“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啊!用小儿女的“不解忆”反衬妻子的“忆”,突出了那个“独”字,又进一层.
  -
  在一二两联中,“怜”字,“忆”字,都不宜轻易滑过.而这,又应该和“今夜”、“独看”联系起来加以吟味.明月当空,月月都能看到.特指“今夜”的“独看”,则心目中自然有往日的“同看”和未来的“同看”.未来的“同看”,留待结句点明.往日的“同看”,则暗含于一二两联之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不是分明透露出他和妻子有过“同看”鄜州月而共“忆长安”的往事吗?我们知道,安史之乱以前,作者困处长安达十年之久,其中有一段时间,是与妻子在一起度过的.和妻子一同忍饥受寒,也一同观赏长安的明月,这自然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当长安沦陷,一家人逃难到了羌村的时候,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共“忆长安”,已不胜其辛酸!如今自己身陷乱军之中,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那“忆”就不仅充满了辛酸,而且交织着忧虑与惊恐.这个“忆”字,是含意深广,耐人寻思的.往日与妻子同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虽然百感交集,但尚有自己为妻子分忧;如今呢,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遥怜”小儿女们天真幼稚,只能增加她的负担,哪能为她分忧啊!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可是,杜甫又怎能不念呢?!从小孩的“不念”更能体现出大人的“念”之深切.
  第三联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甚至会担心她的丈夫是否还活着,怎能不热泪盈眶?而这,又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不能不激起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作者在半年以后所写的《述怀》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鄜州的属县,羌村所在),不知家在否”;“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两诗参照,就不难看出“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字里行间,时代的脉搏是清晰可辨的.
  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全诗格调悲壮,充满着英雄主义的气概.
  贺铸的《青玉案》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曹植《洛神赋》中的精彩名句,作者借用来描述他路遇的美人,这使我们有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美人的那种体迅飞凫、飘忽若神的形象放在了我们的眼前,同时也把作者路遇美人却无缘相邀的怅惘、失望之情,自然的流露出来.
  接下来,作者自然的产生联想,美人的大好青春年华是与谁共度的呢?这么漂亮的美人一定居住在一个临水的幽美之处,那里有香艳的闺房,精美的花园,以及人们无法知晓的生活,作者转而羡慕起春风,只有无处不到的它能知道这一切.至此,这种憾然之情,在心中翻转,竟不能自已.
  黄昏慢慢的来临了,彩霞从天上到水中连成一片,笼罩了水边的绿洲,作者的纷繁思绪仍纠结在一起,不能自拔;作者想起了曹植当年满腹才华写下的佳句,也是字字令人肝肠寸断,“怅盘桓而不能去”,与自己是何等的相似,毕竟他还曾“通言赠珠”,而自己呢?
  于是,作者开始清算自己的闲愁到底有多重,遍地疯长的青草,笼罩在烟雾之中,迷茫无边;纷纷扬扬的飞絮,乱舞长空;没完没了的黄梅雨,纷乱如麻.这些叠加在一起,怎一个乱字了得,把作者纷乱愁苦的心情,强烈的表达出来,却又似不着痕迹.
  李后主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本词结句有一比,但不及本词青草、柳絮、梅雨叠加使用,空间感、层次感更强.
  本词随写对美人的可望不可即的心情,其实,对于一切不可及的美好事物,有何尝不是如此呢?让我们珍惜拥有的一切吧!
  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首都长安回望骊山,处处锦绣繁华,
  华清宫千百大门依次打开,那里是李主席的家.
  一匹快马风尘仆仆赶到,杨贵嫣然一笑,
  原来,国家专门为也送来南方荔枝,正新鲜如画.
  我们小百姓们,知道个啥.
  还要说明一点,后人认为杨贵妃所吃的荔枝可能来自靠近长安的四川某地,而不是福建.苏轼即言"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而荔枝成熟的六七月份,玄宗和贵妃必不在骊山.唐玄宗每年冬天十月进驻华清宫,次年春即回长安.
  诗歌不等于史实,我们不去考证它.但杜牧由此诗所表达的讽刺与忧虑,却是入木三分,让人越想越沉重.
  这首诗真像电影.注意,电影开始了,先是远镜头: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
  再是近的特写镜头:一骑红尘,妃子微笑,荔枝到来.
  镜头回放:国家驿站,快马大汗淋漓奔来,骑马的人在别人帮助下疲惫不堪下马,将重要包裹交给接力者,此人立刻跳上早已备好的快马,向一下驿站奔去.你能想到吗?本应用来传递国家紧急文书的专用驿站,送来的竟然是皇家需要的新鲜水果.
  有趣,太有趣了.驿马飞奔,尘土飞扬,马蹄声急,从福建(或四川)一直把荔枝传到祖国的心脏——首都长安.百姓们还以为是什么军国大事呢?
  倾全国之力,为一人、为一家人、为几家人服务,皇帝们想不伟大不风光也难.
  封建社会百姓们信息蔽塞,人愚又加上自愚,真能达到愚不可及的最高境界,但官员、士大夫们并不愚,杜牧就清醒地告诫统治者:小心啊,小心.
  没有听他的.没有监督的制度使然.
  一千年后,一个名叫张恨水的小说家在抗日战争大后方的陪都重庆发表了一首同样的小诗.
  选我吧!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格子里面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