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传记读后感3000字以上,

问题描述:

曾国藩传记读后感
3000字以上,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0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近日读《曾国藩传》颇有感触,特别是对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精神很是佩服,我觉得此种精神可用“呆子”哲学来形容.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思之为当今中国少有之精神,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才能之后做聪明人.
一位日本老科学家讲过这样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必须要聪明.”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这样.另一方面科学家的脑袋还必须笨,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的.
乍一看,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命题,实际上,它表现出一个事物对立统一的两个不同侧面,正所谓“呆子”哲学.
我想,曾国藩的治学就是“呆子” 哲学的样板.如果不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争,他可能会成为中国最后一个理子大师.
处于众说纷纭:可能性-交织的岔路口时,为了不把应该选择的道路选错,必须具有洞察未来的内察能力和直观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讲,做人或更甚者做科学家必须聪明,但是要想从平常被人认为极普遍明了的事物中,从那些连平常所说的脑袋笨的人也容易明了的日常小事中,找出它的不可思议的疑点,问个为什么,并极力阐明其原委,也是非常重要的,缺之不可的.在这点上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是比普通脑袋笨的人更显得脑袋不开窍的死心眼的人.
所谓脑袋聪明的人可以说他们如同腿脚快的游客,虽然他们可以捷足先登的到达他人尚未涉足之地,可恐怕会遗漏路旁,脑袋笨的人犹如走路慢的人,一直漫步在后,往往毫不费力的把珍宝捧在手中,脑袋聪明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的推测,可以纵观路上的所有难关险阻,至少也是有这种预感的,所以常常容易挫伤自己的进取的勇气.脑袋笨的人,由于他的前途笼罩了一层云雾,反而持乐观态度,即使遇到难关,他会格外的努力,摆脱困境.
脑袋聪明的人,会过于信任自己的脑力.其结果,当自然显示给他们的现象与自己想的不一致时,大概会这样想:是不是自然错了.另外当出现结果与自己想的相同时,恐怕会把这件要紧的事忘掉,反复琢磨自己所思考出的结果,是不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偶尔产生的呢?一开始就断定行不通的尝试,好容易才明白那事做不成的时候可是他也抓住了一些并不是行不通的其他线索.这些线索也是那些一开始就不敢进行尝试的人无法接触到的.正如无数所谓的聪明人执迷于永动机的道理.脑袋聪明的人适合作批评家却难成为见诸行动的人.
对于脑袋笨的人来说,别人的工作总是显得卓越出色,同时也感到大人物的工作也似乎可以做到,因此,很自然地刺激着自己的上进心.脑袋聪明,而且又自命不凡的人即使能为人之师却难成大家难为大师.
记得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曾经说过:“哦手下成功的认识没有聪明人,大多是些能够坚持不懈的呆子.”是啊,他手下的经理有些只是初中毕业有些曾经是他的汽车司机,可以说不是或者不尽然是聪明才智使他们成功的,我想最重要的是那份坚持.
聪明的脑袋容易苛求,但所谓的呆子却会和适宜的装傻充楞.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难得糊涂.我觉得难得糊涂的境界就是一种呆子的处世哲学.人生中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明确的答案,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用好坏来区分的.当遇到不能改变或者对自己无害而有损的事情的时候,能装糊涂,扮呆子确实也是一种很高的境界的.所谓的呆子哲学的精髓就是能对生活中的有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时候,往往它却向好的方向发展.着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
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的淋漓尽致的结果.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藏污纳垢,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
这个道理其实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体现.正如官场一样,和周围的人一起生活也要学会糊涂.最典型的就是有些夫妻之间的矛盾是因为一方的视而不见而化解的.在如今的物质世界里人们把自己的利益看的空前的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利益.这也无可厚非,但是过了就是浅视地表现了,糊涂一次也许更好.
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改进建议:看得出来她有认真地看这本书,并且对此有深刻地认识.从曾国藩身上悟出了很多的道理,但是逻辑性不够强,应该把悟出的道理分纳归类,这样看起来更有条理性.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第二号皇帝” 、“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带着对曾国藩的好奇我拿起了《曾国藩家训》一书.
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细细读起来,他的每一篇“家书”,都有一个哲理,对我们的学习、生活、交往都有教育意义.就拿他的读书之道来说,在今天仍可为指导、借鉴之法.
曾国藩说:“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曾国藩对读书的态度.并且他还认为家塾可读书,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而他自己更是每天必读书十页,写百字,记日记,而且逢三日写回信,逢八日作诗.雷打不动.并且读书时“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正是这种读书持之以恒的精神让他在文采方面的造诣连毛泽东主席都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在读书上他要求“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己矣.”
他还非常讲究读书的方法, 每日所看之书,皆过笔圈点;读文以声调为本, 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并且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尤其有两点让我感触最深:一是他提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也就是读史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好比自己正在与当时的人对答应酬.如果遇到当时的事,你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是他提到“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乎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作文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若平日盛酿不深,则虽有真情欲吐,而理不足以适之,不得不临时寻思义理;义理非一时所可取办,则不得不求工于字句;至于雕饰字句,则巧言取悦,作伪日抽,所谓修调立诚者,荡然失其本旨矣!以后真情激发之时,则必视胸中义理何如,如取如携,倾而出之可也.不然,而须临时取办,则不如不作,作则必巧伪媚久矣.”
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即使有真情要倾吐,可是道理却无法表达清楚,从而不得不临时去探寻义理,而义理并不是一时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只好去追求字句工整.以至于作文时沉溺于雕字饰句,想通过巧言来取悦于人,而修辞立诚的宗旨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更为拙劣了.
我写东西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发可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以至于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句子,到最后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坏,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无味.而要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曾国藩提到那就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
在这本《曾国藩家训》中值得一读的地方还有很多,难怪毛泽东主席曾说其在近代人中独服曾国藩.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一道物理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