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尤特”来袭,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问题描述:

台风“尤特”来袭,台风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台风“尤特”来袭】    今年第11号台风“尤特”(Utor,名字来源:美国,名字意义:飑线)于8月10日02时在西北太平洋面上生成,14时加强为台风,11日11时加强为强台风,20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2日03时在菲律宾吕宋岛东部沿海登陆,登陆后减弱为强台风,12日10时进入南海中东部海面,强度减弱为台风.预计13日起,将给海南省带来明显风雨天气.
  据海南省气象台监测,今年第11号台风"尤特"在8月12日下午3时位于海南文昌东南方约92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风速达到40米每秒,7级大风范围半径280公里,10级大风范围半径130公里.
  海南省气象台预计,一天内,"尤特"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还将有所加强,逐渐向海南岛东北部到粤西一带沿海靠近,将于14日在上述沿海地区登陆.
  受其影响,12号夜间到15白天,中沙群岛附近海面,阴天有暴雨,偏北风11-12级,阵风13级,13日白天起转偏南风9-10级,阵风11级,其中"尤特"经过的附近海面有旋转风12-13级,阵风14级;西沙群岛附近海面,东北风5-6级,阵风7级,13日白天起增大到7-8级,阵风9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西南风6-7级,阵风8级;海南岛澄迈、海口到陵水一带海面,东北风5级,13日白天起转偏北风6-7级,阵风8级,夜间起逐渐增大到10-11级,阵风12级,以上地区沿海各港口所挂台风二号风球不改变;北部湾海面,海南岛三亚、乐东到临高一带海面,东北风5级,13日夜间起转偏北风6-7级,阵风8级,14日白天起逐渐增大到9-10级,阵风11级.
  陆地方面雨势逐渐增大,其中13日夜间到15日,海南岛北部、东部有暴雨局地大暴雨,其它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另外,13日夜间到14日,海南岛四周沿海陆地自东向西将出现8-10级大风.
  【台风命名规则】  编号命名  西北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台风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每年登陆中国就有六、七个之多.以前,有关国家和地区对出没这里的热带风暴叫法不一,同一台风往往有几个称呼.中国按其发生的区域和时间先后进行四码编号,前两位为年份,后两位元为顺序号.设在日本东京的世界气象组织属下的亚太区域专业气象台的台风中心,则以进入东经180度、赤道以北的先后顺序编号.美国关岛海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用英美国家的人名命名,国际传媒在报导中也常用关岛的命名;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影响本区的台风自行取名.如今,为了避免名称混乱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采用一套统一的热带气旋命名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是指东经180度以西、赤道以北的太平洋洋面和南海海面).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所有成员以及环西北太平洋的WMO有关成员共同贡献了热带气旋命名表的名字.  热带气旋命名表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1届会议讨论通过,相关的业务程序从2000年1月1日开始执行.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来自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每个成员各贡献10个名字.  命名表按顺序命名,循环使用.  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热带气旋的命名有以下几个原则:每个英文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国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国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国的认可;中文译名由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协商统一确定.中国大陆提出的10个是:海葵、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东京台风中心负责按照台风委员会确定的命名表在给达到热带风暴及其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编号的同时命名,热带气旋按预先确定的次序依次命名.热带气旋在整个生命史中保持名字不变;对通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维持美国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原有命名不变;对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热带气旋维持东京台风中心的命名.  对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热带气旋,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列表中删去(此名字成为某个灾害特别严重的热带气旋的专有命名),也可以因为其他原因申请删除名字.每年的台风委员会届会将审议台风命名表,将用新的命名代替已删去的命名.
【部分台风命名表】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hain/2013-08/12/content_16888623.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951.htm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质点位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