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好一节高效地理课?

问题描述:

怎么上好一节高效地理课?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从教师而言:
(一)改变教学观念.作为地理教师,要打造高效、优质的课堂,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重文字轻图表、重积累轻运用的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真正由“教而获知”转变为“学而获知”.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积极地参与课堂,并在学习过程中启发思维,不断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二)改变教学方式.以前的地理课教学,教师在课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画、背,纯粹是灌输式教学,课堂无滋无味,死气沉沉.地理是一门常识课,应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选取自学式、引导点拨式、动手动脑操作式、学案导学式等方法进行教学.我平时用学案式较多.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怎么讲,而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开启学生智慧,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前者重在教,后者重在学;前者以教师为中心,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前者强调“给予”,后者强调“拿来”;前者侧重“学会”,后者侧重“会学”;前者追求的境界是“谆谆教诲,诲人不倦”,后者追求的目标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二者虽密切相连,最终目标一致,但在课堂角色、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用学案进行教学时,我努力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究,课本让学生自主阅读,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将学习成果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与同学交流,实现一种“探索,质疑,学习,应用”的这种层层推进.学案导学使学生自学目标步骤清晰,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他们可以根据“学案”,初步理清教材内容,记录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总之让学生在适合的方式下有兴趣的去探索,去追求,让课堂因方式的改变,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中体现高效.
(三)熟练运用教具使课堂生机盎然.地球仪、地图等教具地理课必不可少,而新教具多媒体、展台的应用更能把课堂容量增大,同时使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再现,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知识的探索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制作合理化、便于操作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并适时引用,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强劲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高效课堂的生成.如:我在讲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时,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我分别将降水在1600毫米以上、800毫米——4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的区域依次进行闪烁,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将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加粗依次闪烁,等降水量线经过的主要地名依次闪现.而后我在课件中画出一条带箭头的线,此线从沿海指向内陆.我让学生沿箭头所指方向观察降水的分布,学生们很快就说出了我国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降水分布不均的规律.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课堂而言: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思维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盲目的学习,效率必然很低,学生知道学习的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每一节课教师要展示本节的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展示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研读教材和地图,寻求问题的答案.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继续寻求答案,仍然无法解决的,做好标记,教师巡视过程中提交,个性问题及时分析解答,共性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后分析讲解.这样坚持一贯,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教材的可读性,增强自学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受益一生.
(二)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创造合作进取的学习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孩子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的一切想法、方案、设想都将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小组合作是自由性,开放性很强的一种学习形式,在合作之前,老师就要把要求强调明确,具体,适当,让学生知道这次小组活动,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都清清楚楚.再者,课堂上我们的设计环节紧凑,一分钟也不能浪费,但该留该学生的时间就不要吝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在备课时,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预设好小组活动的时间,其次不要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一再催促学生,那样的结果只会与老师的期望相去甚远.
在利用学习小组学习的时候,应该注意的是:一是分好学习小组.在分学习小组时,要把学生按学习状况的上中下搭配成小组,还应指定一个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学习较好的学生任组长.二是注意不要放任自流,让学生无目的无头绪地乱哄哄,必须使学生说有内容,议有目标,查有依据.此外,还要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小组活动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抽查,个别辅导等.
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中,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思考,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积极地参与,才有体验成功的可能,有了成功的体验,就有了再次体验成功的欲望,多次的成功就浓缩成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因为课堂上的讨论学习,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句话,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恰当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问题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度,要有一定的深刻性,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要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兴趣、思维的空间、回答问题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个体的发展.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重内容和方式两方面:从内容上,提问应选准切入点.例如教师应在教学重点处设问,以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应在教学难点处设问,以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疑难,提高学习效率;应在教学生长点处设问,引导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习能力;从方式上,提问应注意艺术性.例如教师应掌握利用问题创设情境的技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如:我在讲《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某东西向山脉,山的南坡长着亚热带水果柑橘、山的北坡长着温带水果苹果、梨;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冬季山北树木落叶、山南树木常绿;山北人们以面食为主、山南人们以米饭为主.请问这是我国的哪一座山脉?山南、山北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不同呢?学生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学、展开思考,小组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很快猜出此山是我国的秦岭.还知道了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分界线.此线是我国.一月份0度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通过学习讨论,学生们知道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种类、饮食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们愉快地解决了我设计的问题,《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的其它问题也迎刃而解.可以说此问题提纲挈领,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效果甚佳.
(四)用激情影响学生,使学生课上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激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呈现的表情、声音和情绪等.这些因素将直接给学生以知觉刺激,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直接影响.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能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学习活动进入高效的快车道;相反,也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被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开小差,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也根本谈不上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和生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种交流只有使参与者精力充沛、拥有较高的兴趣,才能使参与者产生不竭的动力,才能使交流合作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们在上课前只要稍加注意,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室,满脸笑容走向讲台,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带给学生阳光一样的感觉.调整自己的讲话的语气,配合富有吸引力的肢体语言,将为课堂学习和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五)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当堂检测,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
就地理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存在不够重视、厌学等现象,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寻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学习更能深化、深入.
运用激励性评价必须客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有益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漫不经心地表扬或者没有价值的表扬则往往被学生忽略或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过程、方法还是探究成果都要给予客观的评价,做得好的及时肯定表扬;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鼓励他及时改进,并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总之,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更主要地体现在课堂上,就让我们抱着吸纳革新的态度,将课堂改革真正落到实处,使课堂教学出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打造出更高效、优质的课堂.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合外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