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其中划线部分“焉”“乃”如何翻译?“而”表顺承和表递进有什么区别?求权威解答,

问题描述:

「初中语文」一篇简短的文言文.其中划线部分“焉”“乃”如何翻译?“而”表顺承和表递进有什么区别?求权威解答,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原文出自 刘基《郁离子》中的内容.其中:
一、划有红线的“焉”
用在“则又还为盖焉”句末的“焉”,是决断词.由于“焉”在叙事句中,只有指代作用,所以这里的“焉”指代其前的主语“郑之鄙人”,可译为:他.而原文“则又还为盖焉”可理解为:则焉又还为盖.
例如:
原文:《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译文:长沮、桀溺两并肩耕地劳作,孔子路过他们,派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
点评:本例是表承接的联合复句,各分句均为叙事句,其中用在句末的决断词“焉”指代
前分句中的长沮、桀溺,是子路询问行为的对象.原文“使子路问津焉”可理解为:“使子路向焉问津”
二、划有红线的“乃”
用在原文“其年乃大旱”中的“乃”,是重在表辨别的副词,可译为:竟然.
例如:
原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
译文:赵国强盛而燕国弱小,而您得到赵王的宠幸,所以燕王想和您结交.现在您竟然从赵国逃往到燕国,燕国畏惧赵国的强盛,他肯定不敢收留您,会抓住您送归赵国.
点评:本例中的表辨别的副词“乃”可译为:竟,竟然.
三、划有红线的“而”.
用在原文“则偿歉而赢焉”中的“而”,是表承接的连词,可译为:而.在这里“而”连接的是连谓短语,在“而”前边的行为“偿歉”,与“而”后边的行为“赢焉”是时间上和事理上先后发生的行为,所以“而”是表承接的连词.
在文言文的复句中,表承接复句的“而”与表递进复句的“而”,其最大区别就在于:表承接复句中的“而”所连接的各分句间的语义前后衔接,相继连贯.这种衔接连贯,主要是在时间上的承接,即说明先后发生的几件事;在这种时间的承接上有时还包含有事理上的承接关系.表递进复句中的“而”所连接的分句之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而且所构成表递进复句时,通常在前分句中用“而”,在后分句中则用“况”来表示.
例如:
原文:《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译文:尧舜用仁爱表率天下,天下的百姓就跟着仁爱.
点评:本例中前后分句用连词“而”连接,其语义衔接连贯,并表示前后两事之间在事理上的承接关系.“而”可译为:就.
原文:《庄子·天道》: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
译文:天地是最为神圣而又玄妙的,尚且存在尊卑、先后的序列,何况是人间社会的治理呢!)
点评:本例中前分句用关联词语“而”连接,后分句则用关联词语“况”连接,并构成递进复句.复句的句未用语气词“乎”又构成反问句.
另及:
原文内容: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世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百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越有善农者,垦壤种稻,三年皆涝.人谓宜泄水种黍,弗听,而仍其旧.其年乃大旱,连三岁,计其获,则偿歉而赢焉.故曰:“旱则具舟,热则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原文大意:
郑国一个目光短浅人学做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而仍按原来的干.第二年竟然遇到了大旱,并接连干旱了两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所以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皮衣.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必修3第一单元
下一页:第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