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中为什么要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

问题描述:

马说中为什么要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这篇“说”带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这个意思是从古代关于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中生发出来的,却又表现了作者的独特见地.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2.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对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既然如此,千里马的命运就决定于是否有伯乐来发现它了.而实际的情形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简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着就用“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但文章先不点出,而从千里马的食量说起.“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普通马.而这一点,决非那些“食马者”所能知,他们只是按照普通马的食量来喂养文.所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这一点上.“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点出这个要害之后,先以“是马也”一顿,再以“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然后步步紧逼,历数这种“不知”所造成的恶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对“食马者”的无知的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4.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嘲讽.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执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紧承上文,全面地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又以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的愚蠢、狂妄、浅薄的宣称作对照,生动地揭示了这种人的愚蠢、狂妄、浅薄和荒唐.后发感慨:以“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表示作者对执策者反法,同时为下句蓄势,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马也”结住全文,更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论述的是识别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没有一句话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认为对有才能的人必须尊之以高爵,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这样他们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他的这些主张,是通过对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的境遇的描述表现出来的.对封建社会中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人才埋没的现象,则分别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骄死于槽权之间”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个中心,反复进行论述.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归结到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中间由食马者的“不知”说到千里马的“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执策者的无知,并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原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