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有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问题描述:

中国近代史有哪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结合实际说说广东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影响,还有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任务及其关系.不要复制别的地方~~~~谢啦~!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单只学习西方的先进的技术不改变中国封建制度不能够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在维新运动中,维新派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帝党官僚,没有发动广大群总.改革过程急躁,甚至对列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无法战胜一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
  3在国民大革命中,面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陈独秀企图以退让拉住汪精卫,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结果汪精卫发动了7.15反革命政变.共党从此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坚持武装斗争.自后,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开始.
  4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部队进攻长沙受挫,率部到达井冈山,开辟了一条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人打破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正确分析中国国情.中国农村广大,有着众多可以依靠的农民,而敌人力量薄弱.而在城市,敌人力量强大.此后,中国的革命的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而长征则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结束了左倾思想在中央的统治.
  5中国革命要去得胜利,必须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再问: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再答: 首先,关于对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的理解。这一矛盾包括哪些方面?它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怎样的关系?在近代中国,封建的生产关系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土地制度来看,地主土地私有制始终占统治地位,农民依然受着地主的压迫与剥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始终存在着,而且有时还很突出。而教材中却不把国内矛盾表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这是因为近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经济结构来看:在自然经济之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近代后期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从阶级关系来看则出现了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复杂化了。在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之外又出现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及民族资产阶级与大地主、大买办、官僚资产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只是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矛盾中的一部分。因而,用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来表述,就无法涵盖近代中国社会的国内矛盾。 其次,我们必须明确: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并非始终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主要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发展是不平衡的。可以这样说:当列强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时,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也正是如此,才有清政府的对外宣战、爱国官兵的英勇抵抗、人民群众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才有国共两党的二次携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而当列强改变侵华手段与方式,使用经济、政治而非军事的手段和以间接的“以华治华”而非直接的殖民统治的方式时,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最突出。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解放战争的时期。 总之,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两大矛盾地位的变化则影响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中国革命一切问题最基本的依据。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既不同于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又不同于一般的资本主义社会,也不同于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直接支配的殖民地。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合外力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