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内容在变化以它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我要的是调查报告

问题描述:

春联内容在变化
以它为题写一篇调查报告
我要的是调查报告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春联折射时代变迁
春联年年贴,年年有不同.春联带有时代气息,每一幅春联无不打上时代的
烙印,留下时代的烙印.“去岁卫星探月,访得嫦娥传喜讯;今秋奥运环华,迎
来健将夺金牌”.这是2009年春节一次“说心愿,赠春联”活动收到的读者原创
春联之一,短短二十余字的春联,反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从第一副春联诞生至
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到今天,春联又发生了那些变迁呢?
写春联,也叫“挥春”.“挥春”就是在书写春联时,将春天来到、万物复
苏的喜悦及对新年的期盼,淋淋尽致地表达出来.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便是如此.
春联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符”演变而来,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出现
在公元964年,当时的五代后蜀皇帝孟昶令人将桃树削片,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春联真正的推广要归功于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这一年除夕,为显示太平盛世的到来,朱元璋下令天下官民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为做出榜样,朱元璋还亲笔为其臣子陶安及徐达各写了一副春联.
其中有一件轶事:为了解南京城张贴春联的情况,朱元璋微服私访,当他看
到一屠户因不识字没张贴春联时,立刻为屠户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可能因对联中有“劈”、“割”、“生”、“死”等词,又与春无关,该屠户没将这副御笔春联张贴出来.
春联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如今的城市或农村里,都有一些毛笔字写得好的
人,到了年关,他们为街坊邻居写春联.这也起源于明代,有史可查,当时的大
文人祝枝山、唐伯虎等人,每逢春节时便为群众写春联.
新中国成立后,春联的内容也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逐步更新.当家作主的劳
动人民,用朴素的语言编写成春联,表达对党对毛主席的爱戴,对新社会制度的
拥护.当时最为普遍的春联是“听毛主席话,跟共产党走”,“幸福不忘毛主席,翻身感谢共产党”.实现公社化后,许多人家贴出了“千家万户,同声高唱人民公社好,一日千里,全面跃进举世奇迹多”.春联是反映时代变迁的窗口.“喜鹊报春早,农民播种忙”描绘的是土改后农民的喜悦心情;“花鸟争妍,春回华夏;工农并举,富裕国家”、“克俭克勤,誓当好模范;全心全意,建设新农村”,这都是建国初期的春联,老百姓翻身做主人后的欢欣之情跃然纸上.
六十年代初期,我当兵在北方,当地的风俗与家乡差不多,什么“生产致富,劳动发家”“勤俭节约、人寿年丰”的内容较多.“文革”时期,政治命题成为主题,这一时期,春联的优秀传统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如“工人阶级立地顶天,革命群众就是中坚.”既不讲平仄相对,又不讲词性、结构相应.这一时期的春联写得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时最时髦的政治口号式的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甚至把毛主席的语录随便抽出两句,就成了一副对联.诸如:“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倡导“上山下乡”运动后,这些“新农民”自编自写的春联是“扎根农村闹革命,立足田野炼红心”.“时刻不放松革命警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学大庆人艰苦奋斗,走大寨路自力更生”.
七十年代,“文革”虽接近尾声,由于“四人帮”横行极左思潮仍在盛行,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一类的政治口号式的春联仍为主体.
(系统缘故,此处只得略)
八十年代是大变革的年代,我党开展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从抓阶级斗争转移
到抓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一天天富起来的老百姓思想也活跃起来,写春联
作赞歌,特别是农村推行土地承包制后,河北省赞皇县贴了这样一副春联:“大
锅饭年年亏款,承包后岁岁余钱”.郑州市郊区普遍贴的春联是“改革春雨润万
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广大人民怀着对邓小平的爱戴写了许
多歌颂小平同志的春联.如“三卷雄文开创千秋伟业,九州赤子齐描四化宏图”.
改革开放后,春联反映出人们的“奔头”.譬如,1983年的一副春联:“责任种田,五谷丰登,银行存款增十倍;包干分配,百业兴旺,仓里储粮翻两番”,讲述的是当时最具现实意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往年惟望三餐饱,近日还须五味全”,改革开放为群众带来了实惠,老百姓把它用春联的形式张贴在门口.
九十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
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春联的内容也焕然一新.如“旗帜挥春,四化宏图,锦
绣大地;思想升华,三个代表,光耀神州”.“清心执政符民意,铁面倡廉正党风”.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国富民强,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春佳节,大家纷纷贴出“国泰民安,全赖改革方针正确,年丰物埠,皆因富民政策英明”.也有的农民门上换上了“过年储粮千余斤,压岁存款上万元”的春联.这是农民进入小康的真实写照.
在人类跨入21世纪时,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新内容的春联也应运而
生.这里摘抄了几副与大家共享,“十六大绘宏图,锦绣前程多灿烂;三个代表
鼓壮志,全面小康尽辉煌.”“小康路,致富路,条条伸展辉煌大路;高架桥,
立交桥,座座连通幸福金桥”.面临大海的渔民也撰写了一副春联“春意早临大
海,小康先进鱼村”.陕西的农民写了这样一副春联“家家户户广开门路求大富;村村寨寨同绘蓝图奔小康.”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春联也将注入新的内容获得新的生命力,从传
统的文化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成为催人奋进的号角.现在,无论在思想上,还
是艺术上,春联都已日臻成熟.有很多春联能结合形势,反映时事,如2007年10
月党的十七大召开,2008年的春联便有:“十七大春风送暖,五千年古国增辉”
这样的上乘之作.
由春联看时代变迁 (来源: 福建日报)
每当岁首年初,春临大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气氛,这是我国特有的文化形式.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春联多是:“祖国山河好,人民岁月新.”“劳动门第春常在,勤俭持家年有余.”“大地回春,万象更新.”“迎新岁举金杯春满万户,贺丰年传笑语喜迎千家.”反映的是人们对新中国、对太平年景生活的歌颂.
上世纪80年代,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赞美改革,讴歌开放,春联也越写越有豪情.如“四化建设擂战鼓,科学春天暖人心.”“改革春风吹大地,富民政策荡神州.”“行行传捷报,处处呈新景.”“万里山河添异彩,千年历史写新篇.”人们的热情完全被激发起来,憧憬四个现代化的美好未来,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的行列,这家写的是“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那家写的是“春山春水春意浓,新天新地新景象.”
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两次带队到农村“社教”,见有人写了这样一副春联贴在门上:“政策条条暖人心,果实累累富家庭.”有人在厨房贴了一副春联:“往年惟望三餐饱,今日还需五味全.”用对比的手法,道出农村生活发生了可喜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农村经济政策符合农民心意,有副春联直抒胸臆,感情真挚:“上满意,下满意,上下满意;老欢欣,少欢欣,老少欢欣.”常见的春联有“鱼满塘,粮满仓,六畜兴旺好世道;风气好,民心畅,万众一心奔小康.”“改革方针如人意,开放政策称民心.”等等,表达出时代进步的好年景.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人们生活的日新月异,春联的内容不再传统,火红的春联里传递着喜讯,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科技兴农迎春色,勤劳致富奔小康.”“发彩信点新歌,邀来众人聚诗友;贺年华敲电脑,迎接新岁盼祥和.”“人融社会和谐里;家在神州昌盛中.”“楹联贴出新世纪,喜灯挂来好年头.”今年大蒜、辣椒畅销,有的种植户感慨地创作了一副对联:“大蒜畅销高奏农村经济曲,辣椒上网再创农民富裕路.”人们的春联中充满了新景象,喜悦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春联的变迁 (来源: 湖南日报)
春联在这漫长的50多年中的社会变迁,其丰富多彩的内涵,折射出时代的演变和人们观念的更新.
解放初期,广大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为人民谋幸福,充满无限感恩之情.常见的春联是:“翻身感谢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土改”后许多穷苦人家还贴上:“分田分地分房屋阖家欢喜,迎春迎福迎朝阳满门幸福”.
从互助组进入合作化,特别是在1958年人民公社后,春联也随之变换,如:“早盼晚盼合作化,大干快干大跃进”;“抓白天抢晚间争分夺秒日以继夜加油干,学先进当模范多快好省一天等于二十年”.
“文革”开始,大搞破四旧立四新,此时的春联多是政治口号,既无对仗,更无平仄,如:“斗私批修新年新思想,破旧立新大干大革命”;“战天战到天低头,天不低头人不休”.打倒“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新的春天,改革开放深入人心,春联逐渐恢复其真实本色,久违的好春联又回到民间,如:“莺歌燕舞大地回春,风和日丽神州降福”;“四化美景振人心人心思跃,公报春风拂大地大地生辉”;到了九十年代,新长征的号角已响遍祖国大地,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又反映在春联上,如:“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富国安邦人欢财旺,移风易俗送旧迎新”.其内容既贴近了时代,也洋溢了生活气息,更有文采.
进入21世纪,国家实力上升,人民收入日益增加,人心同唱和谐曲,如“一心一意谋发展,万家万户奔小康”.党的十七大召开后,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得实惠,农村出现了许多崭新而又出自内心雅俗共赏的好对联,如“国强民富数今朝欢欣迎新春,山欢水笑赞改革讴歌颂党恩”.农民道出了内心话,如“自古种田都纳税,如今耕田反补钱”.发了财的农民对新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如“高楼大厦平地起,汽车摩托农家乐”、“同颂十七大同心奔小康,共歌千秋业共向新明天”.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