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 最大的麦穗 补充习题答案

问题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 最大的麦穗 补充习题答案
补充习题最后一题(16课)
我很急的今天晚上就要做完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借事说理的散文,富有哲理.叙述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围绕“最大的麦穗”,按照“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即事明理”的顺序安排结构.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要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抓主要的问题去理解,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取学生已由的经验,让孩子用自己的经验去兑换文中的道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
二、自由轻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四、自主阅读,发现问题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发现问题,动笔画画.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所提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自己将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在问题后面注上自己的名字)
4、
师生梳理本课讨论问题:A.、为什么弟子们用心地挑挑拣拣结果却两手空空地走出了麦地?B、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小麦嘲笑弟子们什么?C、为什么苏格拉底要求弟子们“只许进,不许退”?D、为什么最大的一穗就是弟子们刚刚摘下的?
五精读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2、指名说,你认为可以填上什么词,为什么?可填“严肃、不容置疑”,理由是苏格拉底的话特别是“只许进不许退”是命令式的,没有商量的余地.
3、指导读这一段.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习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虽然……但……”“即使……也……”造句.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并能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我们穿越2500多年的时光隧道,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们一同走进《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与大师对话、交流,让我们徜徉其间.
二、学习课文:
1、潜心读课文,与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对话、交流,定会有所收获.对话要有根有据,让我们先对苏格拉底和他的弟子做番研究.
2、学生人人自由朗读课文,圈画读写批注.
3、学生带着问题再读书,边读边做批注,将思考的结果、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在书旁.
4、我们与苏格拉底零距离接触,倾听他的声音.谈谈你对苏格拉底的看法,从文中找出依据.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哪些独到之处呢?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人有什么启发呢?
阅读交流预设:
A“只许进不许退”——没有重新选择的机会.
B“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态度犹豫,不能当机立断.
C“……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摘麦穗很认真,但眼光不够开阔.
D“总认为……总以为……”——总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不能立足眼前,首先抓住“现在”.
E“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
F重点讨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与体会.
师:是的,你很会概括!苏格拉底虽然只讲了三次话,但他讲得少、引得巧、点得妙,效果好.他不愧为一位大学者!
请你们自由交流各自的读书体会,好吗?
生:我从中体会出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
生: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
师:你朴实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
生: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
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语言很流畅!
生:我认为,人的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抓住面前的每一次机会却是最重要的.因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眼前的每一次机会铺成的.
师:理想是需要的,现实是客观的,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才是重要的……
……
5、我们读书可以质疑大师,你也可以向大师挑战.
交流:
A美中不足:第六节苏格拉底直接告诉弟子们答案,而《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哲学家没有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感悟.
B“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可以改为苏格拉底让学生找相对大的麦穗,不一定找最大的麦穗.
6、苏格拉底的弟子虽然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但是经历了一次体验,聆听了一次教诲,由此禅透了深刻的人生道理.
出示: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里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A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B指名读.
C说体会.
D“最大的麦穗”和“眼前的一穗”有什么联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E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于“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F让我们将这段话铭刻在我们心中,练习背诵.
7、激情总结,回味无穷
时间过得匆匆,我们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最大的麦穗》这座精神殿堂.我们徜徉其间,我们留恋忘返,突然间,我们发现自己变了,变得更加聪慧,变得更加富有.因为我们明白了:抓住机会,把握当前.
三、联系实际,升华理解
1、请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对文章的理解.
2、请学生将自己学完课文后的感想、体会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并写下来,部分同学写到黑板上.
3、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自己的“名言”.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抄写最后一段话.
附板书:
24最大的麦穗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教学后记:
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杨九俊副院长2004年12月听我的课后的点评:
1、《最大的麦穗》作为六年级教材较深,课文选材可以放到初中学习,但是六年级学生体会得很有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尤为活跃.
2、在特定的时空中在这一块麦地里,有最大的麦穗.学生交流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将最大的麦穗改为更大的麦穗在这篇课文中不一定准确.
3、教师把握教材能力不错,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的素质更好,说明平时教师训练有素.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先解十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