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克思的异化史观?

问题描述:

什么是马克思的异化史观?
为何说异化史观是非科学的?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1-1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异化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一个关键的范畴.从1844年马克思的观点开始确立时起,直至后来的《资本论》等等,都有着一个一贯的异化主题,即人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及其解放的可能性.
  异化范畴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常用范畴.在黑格尔那里,现实是由精神自身创造的,因此,世界是内在于精神的.假如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现实世界是相异于人的精神的外在的东西,那么这就造成了“异化”.然而只要人一认识到现实与精神是等同的、现实就是由精神转化而来,那么异化就消除了.
  那么,在黑格尔看来,发生在现实世界中的异化.只不过是人在精神领域内异化的表现.马克思并不赞同这个看法,他认为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人的精神中发生的异化是现实异化的表现,因为现实中的异化并不能通过对精神领域内异化的克服而加以克服,而精神领域中的异化,其根源只能是在现实世界.
  马克思详细阐述自己的异化理论的著作,主要是在两部马克思的“非官方”著作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而这两部著作绝对称得上是杰作.甚至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称作马克思最伟大的著作也不为过.它是马克思思想的巅峰.相比之下,《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甚至《资本论》只是公开发表的政治宣传册罢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一节中,马克思详细阐述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在我看来这些对现在依然苦苦奔波的上班族依然适用:“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自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工人创造的对象越文明,自己越野蛮;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笨,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顺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此,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
  所以,克服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可以说是马克思以后所有著作的共同主题.异化不仅仅发生在穷人身上,也体现在富人身上,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说道:“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自我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
  马克思后来试图少用“异化”这个词,可能是由于它那过于丰富的哲学内涵.但它仍然是马克思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他公开发表的著作中,他一般会用别的表述方法表达“异化”的意思.马克思后来研究政治经济学,他又重拾起异化理论,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的异化表现在人的社会异化成物的社会,人的社会被物质关系所驾驭了,人被物、被财富奴役了.例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说:“不在于物化,而在于异化,外化,外在化,在于巨大的物的权力不归工人所有,而归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资本所有,这种物的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置于同自己相对立的地位”.后来这个观点出现在《资本论》中,以“商品拜物教”的名称更通俗具体的表述了这种异化:“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我把这叫做拜物教.”
  可以把马克思的思想看成是一种始于1844年那些论题的连续沉思,沉思的最高点是在1857-1858年,沉思的一个核心就是异化.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