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灭亡与隋大运河的开凿有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问题描述:

隋朝的灭亡与隋大运河的开凿有关系吗?请说明理由.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1-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大运河毁灭了隋王朝,成就了唐宋王朝,但也关闭了中华走向海洋之门!
隋炀帝除了修造大运河功劳外,其他方面没有给后人留下好印象.唐朝诗人李商隐讽刺他说:“底下若逢陈后主,岂感宜重问后庭花.”即他和隋文帝俘获的陈后主陈叔宝一样荒淫.隋炀帝的残暴在历史上也很有名,由于其横征暴敛,激起民怨沸腾,终于自食恶果被绞死于江都,隋朝宣告灭亡.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是,隋炀帝开创的南北大运河是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是后代造史者想诋毁所掩盖不住的.因为它的存在就是铁证,不像其它原始史料被销毁了.
然而,需要说一说的是,隋炀帝,他毕竟是一个大陆民族的儿子,他和他身边的人们,也都是大陆民族的思维.大运河的建造,沟通了南北交通,成就了后世中华的繁荣和南方的开发.如果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的政治体制,那么,隋炀帝则是用大运河,统一了中国的经济体制.
然而,代价是巨大的,
其一、短期的代价,是毁灭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进取的皇朝.造成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动乱和破坏,使我们民族前进的脚步又一次停顿,至动乱结束,唐皇朝建立,人口仅剩1/3.
其二、长远的代价,则是关闭了一个进取的民族,走向海洋的大门!
由于运河航运在安全上,较之海运的无可比拟的优势,使我们中华民族,在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国内运输严重依赖大运河,甚至到了,即使让运河两岸颗粒无收,也要保证运河有水的地步.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试问,这样的依赖运河,中央统治者,怎么可能去考虑海洋运输?怎么可能去鼓励建造海港和大型海船?民间又如何能有强大的动力去建设大型的船厂?
不错,郑和下西洋,中华是曾经有一只庞大的舰队,但是,一旦政府不支持,就烟消云散了,为什么?因为,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政府的采购能力也是有限的,只有来自民间的购买力,来自人民的力量才是庞大的,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如果没有大运河,必然促使中华海运的发展,因为海运首先针对的是国内的大市场,有这个市场作靠山,才能促使海运的发展,才能促使海船的建造和技术提升,才能让中华成为一个走向海洋的民族!
所以,我认为:大运河的贯通,阻断了中华走向海洋之路!,也是从那时起,就注定了中华文明衰落的开始.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大运河,中央王朝必然需要考虑南北交通和运输问题,就必须建立大量的海船和海港来沟通南北,由此,从黄河出海口到长江流域,甚至到珠江流域,必然有大量的沿海城市崛起.
那么,先不说那必然会形成强大的海军、民众的海洋文化、海洋商业贸易,最起码,面对从草原南下的游牧民族的入侵,沿海的港口城市,就会成为一个个沿海的堡垒,面对敌人的围困,有大海作为最后的屏障和通途,即使内陆沦陷,一个个沿海的堡垒仍然能成为敌后的据点和刺入敌人背后的刺刀.游牧民族想灭亡中华,谈何容易!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那我们中华民族也就不会被灭亡两次了!
以下转载资料: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前后用了六年的时间.隋炀帝先后开凿疏浚了由黄河进入汴水,再由汴水进入淮河的通济渠;还有从淮河进入长江的邗沟;从京口(现在江苏的镇江)到达余杭(现在浙江杭州)的江南河;引沁水向南到达黄河,向北到达涿郡(现在的北京)的永济渠.这些渠南北连通,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运河.大运河从北方的涿郡到达南方的余杭,南北蜿蜒长达五千多里.大运河以余杭、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隋炀帝在修运河同时,运河两岸筑起御道,种上杨柳树.从长安到江都,沿途建造离宫40多处,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大运河对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维护全国统一和中央集权制的加强,都起了促进作用.大运河不仅加强了隋王朝对南方的军事与政治统治,而且使南方的物资能够顺利地到达当时的洛阳和长安,在有利于军事和政治的同时,南北方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有力的加强.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功万代.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修建大运河是凝聚中国之举.满足了将已成为全国经济中心的长江流域同仍是政治中心的北方连接起来的迫切需要.“大运河”的修建使中国水运畅通、发达,为中国后世的繁荣富强打下了牢固坚实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隋炀帝为中国后代子孙万代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他对中国的功绩是不朽的、是很难有人比拟的.只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太大.劳民伤财导致灭国.如此浩大的工程谁修建都不讨好,谁建都会伤国体.有谁敢修建如此浩大的工程?还有谁敢做如此大的手笔?大概只有气魄同样浩大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了.文史专家顾一平先生说,大运河凝聚着决策人隋炀帝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敢办前人不敢办的大事的自信和决心.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人拿杨广和大禹来比,足以说明唐人对炀帝修运河的功绩是万分明了的.事过几百年到了宋朝时候发大水的时候这条千里隋堤还救了成千上万家人的性命.王安石在《白日不照物》诗中云:“隋堤散万家,乱若春蚕箔.”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