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都有什么特殊的节日啊

问题描述:

少数民族都有什么特殊的节日啊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藏族
藏族的节庆活动很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个节日,而且民间节日和宗教节日互相穿插.传统节日中以藏历新年、沐浴节、雪顿节和望果节最有规模、最具特色.此外还有达玛节、赏花节、上九节、郎扎热甲节、俄喜节、罗让扎花、沐浴节、驱鬼节、响浪节、酥油花灯节、望果节、转山会等等.
侗族
各地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10月底或11月初择日过侗年.4月8日或6月6日为祭牛节,节日时不准使用牛.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花炮节等.侗族一年一度的花炮节,各地举行的日期不同.拿三江侗族自治县来说,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而林溪却是十月二十六.花炮分为头、二、三炮,包炮都系上一个象征幸福的铁圈,外用红绿线包扎.燃放时以火药铁炮为冲力,把铁圈冲上高空.当铁圈掉下来时,人们便以铁圈为目标,蜂拥争夺,谓之“抢花炮”.据说,谁抢得花炮,谁在这一年里就能人财两旺,幸福安康.集会地点还唱侗戏、演彩调、吹芦笙、“多耶”、打篮球等助兴.花炮节是侗族人民最热闹的节日.
僳僳族
僳僳族的主要节日有澡塘会、收获节、过年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传统的刀杆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爬杆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进行丢烟包活动,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小伙子的烟包,并收藏起来,就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之情.阔什节,“阔什”是僳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阔什节,是僳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毛南族
春节放鸟飞、端午找草药.毛南族也过端午节,还有南瓜节、重阳节.
俄罗斯族
俄罗斯人传统的民族节日主要与宗教信仰有关,每年公历的1月7日俄罗斯族均欢度圣诞节.纪念耶稣降生.的主要节日是农历新年.
维吾尔族
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节.
瑶族
瑶族的民族节日较多,主要有盘王(即盘瓠王,畲、瑶族传说中的始祖,传说是一只名叫“盘瓠”的龙犬)节、达努节等.达努节是为纪念创世女神密洛陀而过的节日,日期为农历五月二九日.此外还有“耍歌堂”节,又叫“耍望”节、晒衣节、干巴节、月半节、祝著节等.
佤族
佤族和汉族一样过春节.还有插种节、新米节.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人的节日分传统节日与宗教节日.宗教节日则指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
仡佬族
祭山、吃新、过年,是仡佬族普遍过的三大节日.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不管是牧民、猎民还是农民,都以农历新年为主要节日.腊月二十三日要祭火神.牧区五月二十二日要过“米阔鲁”节,实际是由一种生产活动演变而成的节日.这一天,要统计牲畜的数目,给马剪鬃尾、打烙印.人们在5月初五早起采艾蒿戴在头上,去河边洗脸、沐浴,以求安康.牧区还有“祭敖包”,这是从宗教祭祀演变成的节日,要举行赛马等活动.赫哲族乌日贡节是赫哲族人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乌日贡”意思为娱乐或文体大会,
每两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五六月间举行,历时三天.
苗族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花山节、晾桥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白族
白族人民主要节庆活动有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
、拜日望等.同汉族相同,也过清明、端午、中秋等.其中三月街、火把节饶有特色.
畲族
畲族主要过三月三和畲族畲族春节.
土族
土族传统的节日春节、端阳节与汉族相同.本民族的节日和庙会有旧历正月十四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四等.
锡伯族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等,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要算是抹黑节和西迁节.
德昂族
有关门节和开门节,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节),是虔诚的佛教徒最大的净居把斋节日.还有泼水节.
彝族
彝族年,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人民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10个月,每月36天.年节无固定日期,一般在金秋10月上旬择一吉日举行,此外还有跳公节、插花节及二月八年节等.
土家族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以赶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春节,汉族过除夕,土家族部是在汉人至少提前一天过年,所以叫“赶年”,土家族过“小年”,也要比汉人提前一天.还有土牛毛大王节.
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的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等,大致与汉族的传统节日相同.但达斡尔人对这些节日却有自己传统的节庆习俗特点.
阿昌族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
保安族
民族传统节日也都是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
珞巴族
珞巴族以桃树开花为岁首,月亮周期变化12次为1年.每年庄稼收获后,珞巴族都要举行近两天的丰收节,叫做昂德林节.节日期间全村男女身穿盛装,各家端出准备好的美酒,共享节日食品.
壮族
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
哈尼族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节日,因在农历十月间进行,故又称“译腊和实”,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县那婼一带哈尼族三大节日之一,虽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么隆重,但它特别重要,当地哈尼族认为,不过此节,新的一年尚未真正来到,十月岁首也只是个序幕.“好收色”是“染黄饭”的意思,当地汉族称之为“黄饭节”或“二月年”.当地哈尼族以此节祭献仓摩米天神的使者布谷鸟和“笔苦”鸟,因此节日是在听到布谷鸟和“笔苦”鸟的第一次呼叫之后,选择一个亥猪日举行,节日一天结束;“矻扎扎”节,每年夏历五月的“矻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带哈尼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历时3—5天,其庆典活动极为隆重;“耶苦扎”,是西双版纳一带哈尼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每年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哈尼人的吉日)开始,节期3—5天,过节期间,人们都停止上山生产劳动,在家里吃喝玩乐,或外出走亲串友.节日期间,还举行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动.
拉祜族
拉祜族统一的节日有五个,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火把节和八月月圆节.其中春节是最大有节日.这些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内容,都有其本民族的特色.按照拉祜族的历法,一轮12天,一月30天,一年12月,后来按照汉族的历法三年润一个月,但他们还是润月不润节,所以在拉祜族地方,碰上润月年,就会出现过两次节和过两次年的情况.有的地方过前一个月的节,不过后一个月的节.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请说清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