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国与欧洲在科学技术上出现的伟大成果

问题描述:

17世纪中国与欧洲在科学技术上出现的伟大成果
包括著作名、作者、主要成就简介、历史地位概述、社会效益概述等
请尽快回答!
明天中午12点之前给出符合要求答案的+50分!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欧洲:
1行星运动三定律
丹麦天文学者、布拉格天文台台长第谷,从1576年起,二十年如一日和助手们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工作.他的观测结果比前人准确50倍,几乎达到肉眼观测精度的极限,是望远镜发明以前最卓著的天文观测.
1601年,第谷临死前把全部观测资料交给新来的青年助手开普勒,开普勒信仰哥白尼的目心说,相信宇宙可以用数学来表示.他为计算出的行星运转圆形轨道与精确观测的结果不符合而苦恼.他寻求更简单、更合理的数学方法来表示天体.最后他放弃了哥白尼的圆形轨道和匀速运动的观点,以第谷留下来的精确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大胆地提出了“火星绕太阳的运行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一假设.结果与第谷观测的资料相一致辞.就这样,在第谷精确观测的基础上,开普勒通过深入研究,终于在1609年必表了两星运动定律.第一个定律是:轨道是椭圆,太阳在一个焦点上.第二个定律是面积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相等,1619年,开普勒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又发表了行星运动的第三个定律——周期定律.周期定律是:任何一颗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为了纪念开普勒对会星运动规律的重大贡献,后人将这三个行星运动定律命名为开普勒三定律.
开普勒三定律首次定量地提示了行星运动速度变化和轨道的关系,而运动速度变化又直接和作用力相联系.
2微积分的发明
如果将整个数学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初等数学是树的根,名目繁多的数学分支是树枝,而树干的主要部分就是微积分.微积分堪称是人类智慧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从17世纪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如航海、天文、矿山建设等许多课题要解决,数学也开始研究变化着的量,数学进入了“变量数学”时代,即微积分不断完善成为一门学科.整个17世纪有数十位科学家为微积分的创立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但使微积分成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枝还是牛顿和莱布尼茨.
3细胞学说的创立
早在17世纪,显微镜刚刚问世的时候,物理学家胡克就在显微镜下看到软木薄片是由许多蜂窝状的小结构组成的现象.他将这些小结构命名为"细胞",这是细胞一词的第一次出现.
4蒸汽机模型的出现
约1679年法国物理学家丹尼斯·巴本在观察蒸汽逃离他的高压锅后制造了第一台蒸汽机的工作模型.约与此同时萨缪尔·莫兰也提出了蒸汽机的主意.1698年托马斯·塞维利、1712年托马斯·纽科门和1769年詹姆斯·瓦特制造了早期的工业蒸汽机,他们对蒸汽机的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著作自李时珍(1518--1593)以《本草纲目》为开端,继而有朱载堉(1536--1611)的《乐律全书》,徐光启(1562--1633)的《农政全书》,徐宏祖(1587--1640)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1587--清康熙初)的《天工开物》等五部科学臣著.又有方以智(1611--1671)的《通雅》和《物理小识》,王锡阐(1628--1682)的"晓庵新法",梅文鼎(1633--1721)的历算之学以至刘献庭(1648--1695)的"经济天下"的地理新学等等
1《天工开物》的出版
《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收录了农业、手工业、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更是有详细的记述.在国外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2、倡导实测、实验、实证,发展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积极地影响了思想学术界,并推进了实学思潮的发展.
如果说观察、测量和推算是古代科学技术中的基本方法,那么,这时期实验和实证手段的运用,不但发展了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它与"数学化"相结合,更显示了迈向近代的趋向.此时的科学家,普遍特别地重视科学的观察和实测.把"自然科学"归结为"质测之学",就反映了对此的重视.朱载育的"以天为验证",徐光启的"务求与天相合",王锡阐"顺天以求合"和强调"验天"、"验历",乃至梅文鼎、江永、刘献廷等无不循此而进.然而,为发现规律、论证规律的实验手段的运用,更证明了科学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在首创"新法密率"(十二平均率)后,朱载育不仅通过实测试验、以实证来检验"新法密率"数理原理的正确性,还创造一套律管的系统的管口校正的数学方法(以八度内十三根律管的管径构成了以24 为公比数的等比数列),从理论到实证都检验证明他所创建的"新法密率"数理原则的正确性.他的详细的数学方法,记录在《乐律全书》中,在他去世三百年后的比利时声乐家马容按此数据制作了律管后,惊叹并赞美说:"实验所得的结果,可以证明这学理的精确."徐光启则提出了"法""义""革""理""故"间的辩证关系,把推算数据与数学原理相结合("法而系之义"),把普遍规律与自然界变迁的内在原因相联系 .他把观察、实验、实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由实测、推算推进到了演绎推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的说明皆经"穷尽试验",他对先进生产技术的归纳介绍,运用大量统计数字,就说明他对实验数据的重视,并以此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他如王锡阐历经反复验证而能正确查明历法中误差的各种原因等等.这一切,正反映了当时的科学家已经初步达到了近代实验科学所要求的科学方法,这对于此后的学术思想界在研究方法上也不无影响.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质点位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