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字也与战争有关 请你推断他的字意

问题描述:

伐字也与战争有关 请你推断他的字意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据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所撰述,伐字源于骨刻文演变.在动词里属会意词,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隶书  --------小篆  ------金文  -------    甲骨文  -----骨刻文

骨刻文演变在百度百科里是这样解释的:

       骨刻文演变是指著名东夷文化学者丁再献在骨刻文部分破译之后,根据骨刻文原图,进行了书法临摹创作,并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并列书写成文,展示了汉字从骨刻文到甲骨文再到金文、篆、隶的源流传承关系,其书法作品简称为骨刻文演变,又称为汉字演变五体.骨刻文的主要产地为山东(昌乐、寿光、章丘等地),是刻在兽骨上的以记人记事为主的刻画符号.据著名考古学家刘凤君教授考证大约形成于距今4600~3300年之间,龙山文化时期的流行文字.初称“东夷文字”,后命名为“骨刻文”.
      东夷骨刻文是汉字的源头.之所以称骨刻文是汉字的源头,一是因为骨刻文早于甲骨文一千余年;二是因为骨刻文与甲骨文有着十分近似遗传基因:其造字方法均为“六书”,某些字形有着相同或相似、相近的传承关系.因为东夷骨刻文比甲骨文早一千余年,不像甲骨文那样成行排列,尚处于单字记人记事阶段,解读起来尤为困难,尽管在山东(昌乐、寿光、章丘等地)民间收藏已久,但却无人知晓其是东夷文字,直到刘凤君教授发现并确认为其为东夷早期文字之后才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丁再献对东夷骨刻文的成功系统破译,无疑把东夷文字的研究推向了高潮.2011年开始,丁再献根据刘凤君教授编著的《骨刻文研究与发现丛书》首先破译一百余个象形字和指事字,东夷文化学者丁再斌进行了逐字考证遴选,并帮其破译了五六十个会意字和假借字.到2013年3月初,丁氏兄弟已共同破译300余字,其中一部分已经收入《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文稿总编审:丁再斌).在系统破译和成功临摹写的基础上,丁再献又创立了骨刻文书法艺术,为骨刻文研究和运用竖起一面旗帜.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合外力做功,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