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 是什么人?李白为什么放弃了题诗的念头?

问题描述:

崔颢 是什么人?李白为什么放弃了题诗的念头?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原因是李白对于崔颢的黄鹤楼诗十分钦佩,认为无法超越,在写也是狗尾续貂
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李白,曾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佳话:
大约唐开元20年左右,烟花三月的季节,李白因“送孟浩然之广陵”抵武昌蛇山,登上了黄鹤楼.俯观孤帆远影,天地苍茫,李白诗兴勃发,作七绝一首并欲题之壁上,可当他踱步浏览前人“墨迹”、“骚文”时,忽见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赞叹不已,为之倾服,于是他断然放弃了题诗的念头.
李白,乃我国文坛数千年里最有成就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誉.信手翻看他的诗作如《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和众多的五绝与七绝等等,无论何时都会油然而生那种凭风、凌云、傲岸之感,体会到十足的飘逸、奔放、雄奇和不拘.读着他的这些艺术珍品,常常会产生泉涌般的想象.
就是这样的一位文学巨人,就是这样的一段故事佳话,让我不禁自问:以李白特有的性格和才气,还有什么不敢言?题诗更有何碍?然而,他又为什么要选择放弃呢?
带着这几个疑问,竟有了越来越多的“胡思乱想”:其一、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知.就是自己知道自己饭量多少,有得己过,也有得人过,不自持才高.眼下,分明已看到有旁人佳作,就虚心拜读吧,干么视而不见呢?所以,此时放弃题诗,绝不是什么自怯,而是一种很真心的佩服和谦虚,是看淡名利的真正的清醒与欣赏.刀口暗下决心,一定要向青莲居士学习,别太“人物”,心知肚明即是,谦谦虚虚即是,开开心心即是,尽量不无知无畏的.其二、李白放弃题诗,说明他很自信.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该干什么,才高忌大,百密有疏.既然自己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既然别人已为大家留下光芒,这就足够了!何必人家已经很好,自己非要再逞强?共存共容多好!互相欣赏多妙!这,其实是一种很厚实的自信,与骄傲、目空一切相对,也是医治“相轻”的良药.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数学函数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