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牡丹亭》作者一生经历 和作者经历及其当时背景与他写出《牡丹亭》的影响 关系

问题描述:

求《牡丹亭》作者一生经历 和作者经历及其当时背景与他写出《牡丹亭》的影响 关系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作者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干,又号海若、清运道人.明代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有专家考证,《牡丹亭》是汤显祖根据杜丽娘话本和流传在江西南安大庾的女魂恋人故事创作的.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汤显祖所生活的明万历年间有一段距离,然而在剧作家笔下,杜丽娘和柳梦梅是“当代人”,他们超凡脱俗的爱情际遇,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而剧作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包括唱词和道白,也是新颖的.所以他在剧本的开场白中写道:“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在结尾处又说:“唱尽新词欢不见,数声啼鸟上花枝.” 剧本问世以后,立即遇到了能否用昆山腔演唱的问题.许多人以昆腔的尺度来衡量它,觉得剧本的曲辞不合规律,腔、板绝不分辨,衬词、衬句凑插乖舛,唱起来会拗折人们的嗓子.当时的著名演员王怡庵评论说:“叠下数十余闲字,着一二正字,作(怎)么度?”(见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 作为江西临川人,汤显祖习惯于用宜黄腔、乐平腔、弋阳腔等地方腔调来创作.由于《牡丹亭》引起了广泛关注,他的剧本迅速出现了沈璟、冯梦龙、吕天成、臧懋循、硕园等人的改编本,其中有不少是以方便昆剧演唱和一般人索解而改编的——所有这些改本都不为汤氏承认,他常常坚持要让人们按照原来的剧本演出.汤显祖在给宜伶罗章二的信中明确指出:“《牡丹亭记》要依我原本,其吕家改的切不可从,虽是增减一二字以便俗唱,却与我原作的意趣大不同了.” 哪怕当年便有雅俗之争,《牡丹亭》毕竟是那个时代的“现代戏”,很能为普通观众所理解.汤显祖在剧本中倾注了自己无限的伤心、无限的感触.每一出戏都充满着凄美的意趣和幽默的色彩,每一个场景交织着沉郁的怨恨和悲凉的情调.正因为如此,《牡丹亭》博得了以俞二娘为代表的无数青年女子的共鸣.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