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问题描述: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评价
对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或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0-1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提出,指明了我国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任务、途径和步骤,它的实质是改变生产关系,解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1)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2)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3)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党和政府有必要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引上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建国初期,政府、国营经济曾帮助资本主义经济的生存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政府、国营经济之间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工商业调整之后,1951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它们与政府、国营经济及至社会的矛盾.这导致了1952年上半年的“五反”运动.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不仅需要改组,而且需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
(4)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也促使了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
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由于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内有过相当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实行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相当大的限制.个体农民耕地很少,经营规模极度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资金十分短缺.许多农民不仅无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就是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由于力量单薄,遇到自然灾害,更没有抗御的能力.这样,农民要求互助合作,扩大生产力.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商品粮食、资金、工业原料和市场,而这些是个体农民远远满足不了的,这也促使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
总之,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就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1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客观发展趋势.1953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批评了“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提法,但实际上,建国初的几年,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概括起来说,就是在“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就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各项基本制度和政策,以及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的发展趋势.如《共同纲领》第四章规定的“经济政策”,以及贯彻这些政策必然出现的越来越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成分关系的变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秩序.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到1952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在全国确立起来了.就经济秩序而论,这时,我国不但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造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且已经有40%左右的农民在土改之后加入了互助合作组织,有一半左右的私营工商业被纳入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这实际上成为对个体农业、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端和最初步骤,而这些变化又曾以生产力的提高显示出它的优越性.过渡时期总路线对三大改造的规定,可以说就是对这些变革的承认、延伸和进一步发展.
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客观必然性的一个基本方面.2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新发展.当条件成熟之时,将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从1948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党中央开始系统地考虑这个问题.就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我们努力发展国家经济,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已经掌握政权的条件下,向社会主义过渡,主要是一个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问题.
所谓“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提高经济水平,实现工业化;
二是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成分,使之占据绝对优势.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两个转变的目标: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前者标志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后者标志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对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想.刘少奇的设想可概括为12个字:长期准备,一步跨入,两步完成.就是说,首先用一二十年时间(或更长时间)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创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当国家经济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取得较资本主义经济的绝对优势之后,即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步骤”,用法律形式宣布工业国有化,这样,一步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然后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巩固和发展,农业机器大批制造出来,就进一步通过大的运动,利用两三年时间完成农业集体化.
周恩来则是强调不折不扣地执行《共同纲领》,由此走向社会主义.1950年6月16日,他在一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社会将经过新民主主义建设走向社会主义,我们团结的基础在于伟大的《共同纲领》,我们的美满前途是社会主义,只要将《共同纲领》一条一条不折不扣地加以实施,中国必然会由新民主主义稳步地走向社会主义.同年4月,他还曾批评有些人由于对新民主主义缺乏切实的认识,不相信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地做下去,社会主义的条件就会逐步具备和成熟.过渡时期总路线所体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同上述毛、刘、周的设想比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最主要之点是取消了一个以发展经济为主、尚不采取重大社会主义步骤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把原来设想的长期准备与采取重大步骤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阶段———过渡时期,亦即把先建设后改造的部署变为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把“很远的将来”要采取的步骤明确地提到目前逐步实行.应该说,这是立国思想、战略部署上的重大变化.
但是,这个变化是在总体目标、总的发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下发生的,主要是一种部署上的变化,先建设后改造与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两种思路,都可以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目标;而就如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途径和步骤来说,总路线要比过去的设想更加明确和系统.它规定:要通过各种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来完成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通过从互助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形式完成对个体农业的改造.还规定:无论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是三大改造,都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拿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说,
毛泽东在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1953年6月15日政治局会议上强调: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企业中是逐步增长的,社会主义改造要在15年内用“逐步过渡”的办法完成,不是说到第16个年头上突然没收.这些规定同以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相比较,是更加明确了,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发展.3 总路线也有缺陷,主要是这样几点:
一是在过渡的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在当时是难免的.因为当时社会主义模式只有苏联一种:单一公有制加计划经济,而“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又是长久以来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所以毛泽东在6月15日政治局会议上,就讲到了“十年到十五年后资本主义绝种”的问题.同年12月中宣部制定的总路线宣传提纲中正式写道:“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当时还不懂得,社会主义并不要求单一公有制,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单一公有制不利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虽然字面上把工业化放在首位,并有“主体”(工业化)和“两翼”(三大改造)之说,但实际上是把重点放在所有制的改造上面.毛泽东在1953年10月15日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
同年11月4日他又说,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中央现在百分之七八十的精力都集中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事上.周恩来1953年9月8日作《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他在解释什么叫社会主义时说:“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完成这个任务要经过相当长的过渡时间.”(《周恩来选集》,1版,下卷,10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如此突出所有制改造的任务,就必然会使“两翼”超前“主体”,生产关系的改变超出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允许的限度.
三是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把过渡的时间估计过短.在工业化问题上,当时只认为它是一个“工业比重超过农业”的问题,还缺少工业现代化的概念.4 应该把后来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出现的失误与总路线本身既联系又区别开来.这首先涉及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估价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也有缺点和偏差”,“但整个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版,147~148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有哪些缺点和偏差呢?一是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二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这样的评价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但过急、过粗、过快、简单划一的问题,不仅在农业、手工业、个体商业改造中存在,在整个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也是存在的.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